- 总页数 4 页
- 大小:8K
为您推荐
- 2023-09-22 16:50:24 县长为县政府办公室讲党课讲稿:围绕中心谋大事抓要事、解难事办实事
- 2023-09-12 07:55:19 专题党课:守好“五条线” 做到“四担当” 争做新时代廉洁从政的表率
- 2023-09-12 04:58:48 继承延安精神,磨砺初衷使命,组织部部长在党总支主题党日活动上的党课讲稿,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组工干部队伍
- 2023-09-11 10:02:23 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方案
- 2023-09-23 06:37:30 廉政党课:坚守信仰、清正廉洁、对党忠诚 争做新时代廉洁的水务人
- 2023-09-14 04:48:46 党委书记讲党课 品读百年党史 筑牢一生信仰
- 2023-09-15 07:33:46 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 2023-09-21 17:58:41 某县教育领域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 2023-09-27 12:27:34 20xx年政协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工作报告
- 2023-09-19 00:47:29 企业党建工作“十四五”规划
- 2023-09-21 22:12:55 抓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 2023-09-17 13:45:11 街道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报告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新路面
——XXX领导XXX“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演讲摘要
XX领导XX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XX月XX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意味着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以xx领导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以推进国家现代化为己任,提出“把中国建设成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技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已成为凝聚人心、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但由于缺乏经验,“四化”建设一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20xx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定位了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以中国人民熟悉的“小康社会”概念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目标。
20xx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0xx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20xx年建党100年和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造福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丰富。中共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安排,明确规定深化经济体制、政府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共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安排,明确规定深化经济体制、政府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XX领导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20xx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两个阶段的发展理念。中国现代化不仅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而且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第五,中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胜利。XX领导XX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物质文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和人类文明的新形式。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解决方案。
全面建设第二百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XX领导XX“7月1日”重要讲话精神,基于新的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创新发展,促进科技自力更生,确保人民,坚持法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保障和改善发展中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同促进人民的繁荣、国家的繁荣和中国的美丽。
〔作者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