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政军民新中国成立70年来X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收藏文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X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下载文档
/ 7
全屏查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X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还有 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7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新中国成立70年xx月xx日,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结束,古城徐州解放,徐州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七十年来,徐州人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坚持以XX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X领导XXX视察徐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打响了“新时期的淮海战役”,实现了经济总量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生态环境由灰到绿的历史性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谱写了徐州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有关单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同志:市统计局副局长李峰同志,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纪检组长陈香同志。下面,有请李峰局长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徐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徐州统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徐州市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20xx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徐州市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凝心聚力,艰苦创业,砥砺奋进,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单一产业到工业门类齐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生态环境完成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涅槃蝶变,淮海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一、国民经济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国民经济接连攀升,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xx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73亿元,继20xx、20xx年分别突破百亿元、千亿元后,地区生产总值又连跨五个千亿元台阶,20xx年达到6755.23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xx年的3911倍,年均增长12.7%。20xx年人均GDP达到76915元,是20xx年的1672倍,翻了10.8番,年均增长11.3%。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xx年的1.34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631.39亿元,全市粮食总产量由20xx年的74.66万吨增加到20xx年的484.48万吨,按现价计算,分别年均增长9.3%、2.7%;20xx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812.02亿元,是20xx年的21934.6倍,年均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xx年的0.26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3311.82亿元,年均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xx年的0.98亿元增加到3102亿元,年均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加,规模日益壮大,70年来年均增长18.6%;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4%。


(二)财政实力日渐雄厚,金融信贷达到新水平。20xx年徐州市财政总收入为0.28亿元,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分别跨过一亿、十亿和百亿元台阶之后快速增长,于20xx年达到916.87亿元,是20xx年的3310倍,年均增长13.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xx年的12.1%提高到20xx年的13.6%,年均提高0.02个百分点。20xx年财政支出达到880.86亿元,是20xx年的6653倍,年均增长14.3%。20xx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107.39亿元和4912.47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1170倍和464倍,分别年均增长19.3%和16.6%。


(三)城市地位日益提升,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20xx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20xx年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将北部淮海经济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将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20xx年徐州GDP总量占全省比重为7.3%,比20xx年提高2.5个百分点,总量在省辖城市中居第6位,较20xx年前移3位;GDP总量在淮海经济区10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为20.8%,比20xx年提高2.9个百分点。徐州市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及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城乡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日趋合理。70年来,徐州市产业结构由20xx年农业为主的“一二三”到20xx年的“二一三”再到20xx年的“二三一”,进而又优化为20xx年的“三二一”,到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9.4:41.6:49.0,基本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徐州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20xx年的72.1:15.3:12.6发展为20xx年的24.8:35.2:40。20xx年,全市就业人数为483.1万人,较20xx年年均增加5万人;其中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占比75.2%,较20xx年提高47.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20xx年为5.44%,从20xx年起连续9年下降,20xx年降至1.78%。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在各领域不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产出领域,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民营企业总产值占比为59.7%,其中私营工业总产值占比为37.5%。投资领域,20xx年以前,全市国有经济完成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保持在85%以上,“七五”到“九五”期间降至40%以下;“十五”以后,民间投资迅速崛起,20xx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为61.3%。就业领域,20xx年,全市私营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分别为20.51万户和143.21万人,较20xx年分别年均增长27.8%和24.4%;个体户户数和从业人员分别为62.66万户和105.97万人,较20xx年分别年均增长11.5%和13%。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的比重由20xx年的100%下降到20xx年的41.3%;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比例由20xx年的0.1%提升至20xx年的34.8%。


(三)城乡结构趋向合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70年来,徐州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城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8.5%;20xx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1.5%。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xx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60.6%,较20xx年末提高49.1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1%,比20xx年末提高21.8个百分点。20xx年,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行政村百兆光纤宽带覆盖率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均实现100%;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78.3%,比上年提高44.2个百分点。七十年间全市所辖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1.6%-13.2%之间;财政收入差距由20xx年的3.5倍缩小到20xx年的2.1倍;地区差异系数由20xx年的0.299缩小到20xx年的0.252。


三、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加速发展


(一)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对外贸易快速发展。70年来,徐州市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20xx年徐州市进出口总额为787万美元,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分别突破千万、亿、十亿、百亿美元,20xx年达到117.44亿美元,是20xx年的1492.2倍,年均增长27.6%,其中出口总额97.08亿美元,是20xx年的1712.2倍,年均增长28.2%,进口总额19.69亿美元,是20xx年的925.5倍,年均增长25.6%。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零个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0个,再到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东盟、欧盟为重要市场,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非洲、拉丁美洲为新兴市场的多元化外贸格局。20xx年,徐州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27亿元,较上年增长48.3%,占全市总额的33.7%。


(二)多元化吸引投资,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升。20xx年徐州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零突破,但仅有55万美元,20xx年突破上亿美元,20xx年突破十亿美元。20xx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达18.98亿美元,是20xx年的3450.9倍,年均增长28%。投资领域从早期单一的一般性加工工业逐步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延伸。20xx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44.3%。


(三)“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成效明显。上世纪末,徐州市第一家企业到海外投资,由此拉开了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帷幕。十八大以来徐州市“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20xx年,全市海外投资项目数增加至21个,中方协议投资2.01亿美元;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分别为2.17亿美元和1.36亿美元,分别是20xx年的6.7倍和6.1倍。


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百姓获得感持续提升


(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同步提高。20xx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1457元,是20xx年的142.1倍,年均增长7.8%;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6元,较20xx年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6元,较20xx年年均增长13.6%。城乡收入比由20xx年的2.8:1缩小到20xx年的1.84:1。20xx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9463元和12902元,分别是20xx年的46倍和92.2倍,年均分别增长10.6%和12.6%。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xx年的53.5%和52.2%下降至20xx年的29.6%和30.8%。城市、农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8.2平方米和52.82平方米,较20xx年分别增加27.13平方米和34.09平方米。20xx年末,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中拥有家用汽车35辆、洗衣机101台、移动电话254部、计算机67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中拥有家用汽车22辆、洗衣机102台、移动电话267部、计算机36台。


(二)社会保障日益完善,社保水平明显提高。自20xx年实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以来,全市居民参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xx年,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分别达194.09万人和326.01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6.7%和1.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47%;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59.62万人和792.12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0%。20xx年进一步加大住房租赁补贴力度,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27户。20xx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从160元和60元提高至20xx年的586元和550元,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达14.10万人。


五、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社会各项事业繁荣昌盛,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徐州市始终秉持“科技兴市”的战略理念,70年来科技水平显著提升。20xx年,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2个,省级以上孵化器51个,较20xx年分别增加84家和34家;高新技术企业571家,是20xx年的12.5倍;国有独立科研机构和民办科技型企业分别为36家和10454家,较20xx年增加15家和10451家。创新类人才大幅增加,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638人,是20xx年的1.8倍,年均增长10.6%;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65万人,是20xx年的16.7倍,年均增长7.3%;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3.99万元,是20xx年的185.5倍。科技成果倍增,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5951件、授权量1124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2388件和2097件,而20xx年仅有38件专利申请量,授权1件;年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79件,较20xx年增加8.5件。


(二)教育发展长足进步,教育质量明显提升。20xx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21所,在校学生200.5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0所和14.55万人,分别较20xx年年均增长2.2%和7.3%;中等专业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3所和5.25万人,分别较20xx年年均增长1.7%和6.4%;小学和初中阶段入学率以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和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学校比例分别为69.7%和62.2%,较20xx年分别提高5.6和3.0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事业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徐州继续发扬“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地域文化特质,各项文化艺术工作蓬勃发展。20xx年末,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8%左右,较20xx年提高0.88个百分点;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28平方米,较20xx年增加0.21平方米。全市有公办文化馆站169个、公共图书馆8个和博物馆21个,分别是20xx年的1.6倍、1.1倍和21倍;拥有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864.85千册,是20xx年的3.8倍;电子图书藏量6715.25千册,总流通229.44万人次,其中书刊文献外借152.12万人次。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23.83万户,是20xx年的9.8倍,其中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04.25万户,是20xx年的2.4倍。共有电影放映单位49家、广播电台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台8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6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29处。拥有9个国家级、5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8位国家级、26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风。70年来,徐州市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体育队伍不断壮大,体育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先后成功举办了江苏省第十一届和十八届运动会、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和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建成了能够满足高水平体育赛事及多种功能需求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20xx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56所,较20xx年增加54所;游泳馆31所,较20xx年增加30所;全市注册运动员2925人,是20xx年的1.98倍,等级运动员和等级裁判员186人和1218人,是20xx年的1.4倍和27.9倍;全年获得省级以上比赛奖牌数289个。20xx年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为40.19人,较20xx年增长73.2%;全民健身晨晚练站点5638个,较20xx年增长44%。


(五)医疗卫生制度覆盖全面,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xx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599个,较20xx年净增4562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0家,医院、卫生院322家,较20xx年净增91家;卫生机构床位5.86万张,是20xx年的290倍;卫生技术人员数达6.74万人,是20xx年的168.5倍;按户籍人口算,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45.2人、医生246.7人、床位518.8张,分别是20xx年的56.4倍、41.8倍和96.7倍。20xx年,全市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率38.73%,重点人群签约率68.66%,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离休干部有效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100%。


(六)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厚重又底蕴悠长,经过有效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逐步挖掘了以“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云龙湖、贾汪两大旅游集聚区,云龙湖景区20xx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20xx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星级酒店50家,旅行社210家,乡村旅游示范区59家。20xx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6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5.10 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18.3倍和33.7倍;接待入境旅客4.4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430.62万美元,分别是20xx年的3倍和4.8倍;接待国内游客5758.4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6.03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18.4倍和35.3倍。


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城市魅力不断提升


(一)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健全。70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服务能力连上台阶,邮电通信业跨越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xx年末,全市铺装道路长度、面积分别达2607公里和4644万平方米,较20xx年年均分别增长9.6%和11.2%,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由20xx年的3.3平方米增加至20xx年的23.9平方米;20xx年以来徐州轨道交通1、2、3号线先后全部开工建设。20xx年以来,京沪高速徐州段、徐淮、徐济、徐宿淮盐、徐明等7条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20xx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里程15798.4公里,较20xx年年均增长6.2%,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64公里,较20xx年年均增长3.4%;铁路营业里程和民用航空线里程分别达797.3公里和4.9万公里,较20xx年年均分别增长4.1%和12.1%。运输承载能力不断提高。20xx年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2538万人和4796万吨,较20xx年年均分别增长3.5%和3%;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9960万人和21164万吨,较20xx年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0.9%。邮电水平显著提升。20xx年邮电业务总量446.9亿元,较20xx年年均增长26%;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01.58亿元,较20xx年年均增长12.1%。通信行业全面发展。20xx年移动电话年末用户903.74万户,较20xx年年均增长32.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3.81万户,较20xx年年均增长22.9%;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为93.8%和92.1%。城市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xx年全市自来水供应量达3.18亿立方米,较20xx年年均增长6%;煤气液化气普及率达100%,较20xx年提高97.6个百分点。


(二)生态环境转变明显,徐州新貌绿色崛起。徐州市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完成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20xx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6.9%和71.7%,分别高于全省2.6和1.1个百分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6%,较20xx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绿化覆盖面积扩大,20xx年森林覆盖率28.1%,居全省首位;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40.85%,居全省第4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3%,较20xx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园林绿地面积从20xx年的219公顷提高至20xx年的16363公顷;公园个数由20xx年的15个增加至20xx年的75个,公园面积由20xx年的104公顷增加至20xx年的1822公顷,20xx年以总分第一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徐州人民在淮海大地上打响了新时代的“淮海战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XX领导XXX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以现代化理念和系统化思维谋划新时期各项工作,扣准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与新时代、新理念、新发展同频共振,在徐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开启徐州转型发展的新纪元、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辉煌!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感谢李峰局长的发布,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闻宣传,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是主流媒体重要的政z*任务,刚才统计局发布了徐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的巨大建设和发展成就,特别是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说是全方位、立体化真实客观展示了徐州各方面发展成就,希望各家媒体以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责任感做好这次发布内容的新闻报道工作。由于这次发布的内容信息量较大,有着大量的数据,建议各媒体在作报道时,可以“七十年蝶变看徐州”为主题作系列报道,分专题报道,以此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引导全市人民在新的起点,向着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目标共同迈进!由于时间关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