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7 页
- 大小:31.22K
为您推荐
- 2023-09-12 17:15:49 控制会议时间的“1+3”组合拳
- 2023-09-20 08:06:11 争当崇德修身、品德高尚的优秀干部
- 2023-09-20 22:46:37 八段法教你写好讲话稿
- 2023-10-01 09:42:11 体制内如何对付小人?
- 2023-09-16 14:36:55 预备党员20XX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三
- 2023-09-10 03:13:17 扎实办会,试试“三个结合”
- 2023-09-28 19:45:49 新手迅速成为老手,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词
- 2023-09-16 17:52:18 关于如何发现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的思考与研究
- 2023-09-27 19:12:25 青年干部要争做新时代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奋斗者
- 2023-09-10 07:01:26 不小心,得罪了领导怎么办?
- 2023-09-30 22:17:35 市人民政府20xx年工作责任清单
- 2023-10-01 06:31:01 20xx清明节放假致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写材料应注意“接地气”
职场中的一些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文采飞扬,头头是道,有政z*高度,有理论深度。但细细品味,有时总感觉是为文而文,模式化、套路化明显,或高高在上、空洞说教,或一味板着脸孔、给人以高冷之感。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材料没有扎根于“大地”,没有从“大地”中汲取营养,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基层一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句话,就是材料没有“接地气”,这是写材料时要注意克服的。
一、为什么要“接地气”
诚然,材料的特殊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其语言必须严肃、庄重、得体,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文稿都要高大上,都要阳春白雪。尤其是口语体的文稿,如果不接地气,反倒会拉开与听众的距离,效果并不好。相反,让材料多一些烟火气,多一些下里巴人,反倒更符合受众需要,更反映现实,更能得到受众认可,效果也更好。
第一,“接地气”才能反映真实情况。接地气,就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教条、经验、主观出发。不接地气的材料,本质上就是不与实际相结合,是一种自说自话,重面子甚于重里子,甚至可能就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没有活力和生命力。材料只有真正接地气了,写出来的话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才能让人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也才能体现材料的真正价值,否则就成了食之无味的文字堆砌。
第二,“接地气”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材料“接地气”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摸清了情况,找准了问题,弄清了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相反,如果不去全面、深入掌握真实情况,不去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凭经验、想当然地提出工作思路、对策措施,或者干脆把别人的做法照搬照套过来,表面上看像模像样,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沦为一纸空谈,贻误良机,坏了大事,这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常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根本上就是因为接地气,做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而实现预期的效果。
第三,“接地气”才能引起受众共鸣。为什么有的材料领导在上面念,下面的人听之毫无反应,甚至昏昏欲睡?有的却让听的人、看的人被深深吸引、深深打动,为之一振、为之叫好?我想,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真正走入受众的内心,是否真正掌握受众的需要,是否真正反映受众的呼声。接地气的材料,必然对受众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有了深入了解并进行了回应,所讲的话才能说到受众的心坎上,引起了共鸣和反响。
二、怎样才算“接地气”
材料怎样才算是“接地气”?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语言、说理和举例三个层面。
——对于语言,要做到“鲜活生动”。
材料的语言要灵活,不能全文一个腔调,该严肃的地方要严肃,该活泼的时候要活泼,适合用群众熟悉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大胆地用。
比如,一位企业领导在强调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勇往直前时,这样说到: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要坚定做强做优做大的信念,充满迎难而上的斗志,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咬紧牙关、爬坡过坎、滚石上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越不过去的坎;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
这里面引用的名言名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用在这里很巧妙、很恰当,也很鲜活、生动,不像是上级教导、要求下级,倒更像朋友间相互激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再比如,在年xx月xx日张家界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致居留在张家界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为例,里面很多语句就很有“温度”。全文如下:
细细品读,这些话很有感情,处处体现为游客着想,这比冷冰冰的说教、提要求显然更人性化,更能得到游客的理解和支持。材料要体现真情实感,实际上就是要换位思考,从受众的心理和需要出发来写,说出他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呼声。
第四,运用大众语言。材料的文字表达都是非文学化的,讲工作、说事情,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一条一条说清楚讲明白就行,要让人一听就明白。要善于运用带有生活气息的、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或个性化语言,增强材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对于一些用于“讲”的材料,要尽量多用一些短句,即便有长句也要有意识地把它拆成短句,这样会显得比较口语化,接地气。另外,要恰当地引用领导的一些口头禅,把反映领导个性化的语言用好用活。不要云山雾罩、艰深晦涩,也不要大面积地引用上级官方文件说法,一味生搬硬套,毫无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的话语创造,这实际上就是失职了。
第五,丰富人生阅历。材料接地气与否,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写文章的人。当刚接触职场写作,人生阅历不够的时候,要写出接地气、语言浅显但又充满哲理的文章是很难的。但随着走入社会时间的增长和人生经历的丰富,写的文章也就会越来越纯熟、越来越联系实际。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说要在实践中印证学到的道理。社会实践正是我们体会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平台,要利用一切机会到农村、企业、车间、街头巷尾去,到群众中去,读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丰富生活阅历,加深对真实生活的理解。阅历越丰富,写的材料自然也就更接地气。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文章不是冥思苦想出来的,也不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同样,职场上好的材料也不是想出来的、写出来的,而是脱胎于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要想写好材料,一定要多多“接地气”,从现实中、从实践中、从群众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