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言讲话农村基层党建专题研讨会议上的发言
下载文档
/ 6
全屏查看
农村基层党建专题研讨会议上的发言
还有 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6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农村基层党建专题研讨会议上的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对今年农村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一、正确看待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考验。


1.农村工作宏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政权基础提出了新考验。一是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突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致使村党组织班子建设缺少高素质人才群体的支撑。二是流动党员日益增多。随着谋生手段和劳动方式的多样化,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党员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一些农村党员长期在外,很少与党组织联系,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去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管理规范难、教育落实难、作用发挥难问题。三是组织结构更为多样。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催生了大量的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微企业等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对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活动覆盖提出了新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考验。


2.农村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需求更加多元,对基层党组织工作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社会格局更趋复杂。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收入的群体,在政z*地位、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不同的利益维护方式,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二是需求更加多元。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农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信访稳定更为艰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农村社会矛盾多发、频发,加之一些法治观念淡薄,动辄进京赴省上访或采取过激行为等制造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应对复杂局面,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


3.农村党员群众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提出了新挑战。一是基层民主挑战传统管理方式。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不断推进,农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传统“一言堂”“家长制”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改变管理方式,保障和落实好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权。二是法治理念挑战传统管理方式。伴随着依法治国的加快推进,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更加强烈。过去靠搞家长作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来推动工作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导致很多基层干部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无作用”的思想困惑。三是新兴媒体挑战传统管理方式。当前,信息化高度发展,手机成为广大群众的基本工具,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新媒体凭借其独有的信息生存方式、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社会政z*生活的重要手段,如何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应对能力,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引导和影响群众,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在中央“抓基层打基础”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组织领导核心进一步凸显,作用进一步发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班子战斗力不强。一是个别村级班子组织不健全。极少数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够协调,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没有体现,少数干部政z*素质较差,在班子内部闹派性,搞对立,相互拆台,领导班子形不成合力。此外,农村不少地方家族观念浓厚,宗派势力抬头,封建宗教观念、派性渗透到党组织中来,导致党组织的力量薄弱,正不压邪,各项工作难以开展,群众对这样的党组织也就失去了信赖。二是村级后备干部难选配。村里大部分有干劲、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流动在外,而在家的因为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而不愿加入村级后备人才队伍,能干的人不想干,想干的人不能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干部后备力量的严重匮乏。加之,部分村干部对后备人才选育思想不到位,有些村在选拔后备干部时,把范围缩得过窄,只在本宗派内部、亲朋之间确定后备干部,而对其他优秀青年或视而不见,达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的;有的村在选拔后备干部时,心存私念,只挑能力弱于自己、听话、顺从的人做后备干部,害怕弄“丢”自己的乌纱帽;有的村后备干部长期只备而不用,打消了后备干部积极性。三是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适应。有的村干部服务意识淡化,不关心群众生活,有利的就办,无利的就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干部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时打折缩水,变形走样;有的无视各种制度规定,在工程建设、资源发包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谋取私利,甚至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2.村务监督不到位。近年来,灌南县按照省市委部署,在全县各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并建立相关制度,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科学有效运行。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定位不准,职责不清。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正确处理好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对监督什么、怎么监督模凌两可;有的工作思路不清,方法不明,手段不多,常常在什么会都去参加、什么活都去干。二是人员难选,能力不强。随着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大大量农村青年外出经商打工,农村老龄化、空巢化严重,导致选出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文化水平、财会和法律知识跟不上工作需要;有的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认识不深,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出工不出力、既不出工也不出力等现象。三是工作难做,报酬不高。农村是熟人社会,关系错综复杂,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怕得罪人,参政议政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村里事务就是村“两委”说了算,不需要村务监督委员会来“说三道四”,不想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问题比较突出。


3.基层基础保障难以到位。今年,我县对农村党建工作进行攻坚,重点对五项基本工作进行部署推进,从当前反馈的情况看,基层基础保障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费普遍紧张。据农工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县农村集体负债总额在**亿左右,村干部工作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活动经费及五保户供养等大都由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保障,集体自身造血能力普遍较差。二是落实存在困难。按照相关要求,我县认真落实村“一定三有”和社区“三有一化”要求,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和经费逐年增长机制,严格按照每名党员每年不少于**元的标准,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从反馈情况看,部分乡镇在落实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三是关怀激励不够。村干部的前途和后顾之忧问题始终是个焦点问题。从去年开始,我县开展村干部薪酬体系改革试点工作,探索调整村干部的薪酬结构,提高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对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试行公职化管理,扩大村定补干部养老保险覆盖面等等,但这些探索都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三、切实夯实农村党建工作根基


解决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举措,通过抓选配、抓培养、抓管理等办法,不断促进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


1.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一是加强班子建设,着力选拔“四有”村干部。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关键是要选优配强带头人。在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时,需要打破身份、行业和地域界限,可以采取选派优秀村书记跨村任职、乡镇干部下村挂职、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以及从党政机关选派优秀青年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等方式,把那些“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党员选拔为村干部。同时,建立健全不合格村书记退出机制,对进取心不强、素质不高、群众不满意的村书记,及时更换,另行选聘。实施村级后备人才储备计划,破解村级党组织书记“后继乏人”问题。二是强化教育培训,着力培养“四个人”村干部。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实行分级培训负责制,县委组织部牵头负责村主职干部的培训,各乡镇党委负责其他村干部的培训。采取专题讲座、集中辅导、互动交流、远程教学等形式,重点开展政策理论、实用技术、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展致富的能力。开设“支部书记讲坛”,邀请经济强村、创业名村党组织书记讲发展经验、谈治村方法。建立薄弱村党组织与优秀村党组织结对帮扶机制,村书记实行“一对一”帮扶培养,传授经验做法,并组织到名村、强村挂职、跟班学习,把村干部培养成“政z*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2.规范管理,确保村务监督更加透明。一是明确地位、规范管理。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组织、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与村两委并列的“第三委”。同时,抓紧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对村务监督委员工作加以规范,以制度规定明确村监会的组织设置和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监督内容和程序、工作制度和实施、管理考核和奖惩等事项,让村务监督委员工作、监督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要把好选人用人关口,真正把敢于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公道正派、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的人充实到队伍中来。加强教育培训,突出法律法规、党政纪条规、农村政策、村级财务、电脑操作等方面知识,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使监督更具实效。三是考核评议、形成激励。由县纪委牵头,建立科学、量化的考核评议机制,把村务监督委员建设纳入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双向述职测评,定期组织村民代表、乡镇纪委对其履职情况测评打分,根据结果适当给予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倒逼其履职尽责。


3.加强保障,激活农村发展一池春水。一是拓宽经济发展思路。在全县整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鼓励基层通过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头人、发挥资源优势自主创业、利用人脉招商引资等途径,拓宽经济发展思路,千方百计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二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党建经费保障制度,即每名党员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根据乡镇财力情况可适增加,形成制度,纳入党建考核。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财政补贴机制,以经济后盾筑牢基层基础,保障村干部薪酬制试点、公职化管理等工作有效全面推开。三是规范活动阵地建设。严格落实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使用办法,对党组织活动阵地的功能室设置、配套设施、作用发挥、管理维护等问题进行细化,定期督查,确保相关规定执行到位。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