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总结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经验材料
下载文档
/ 2
全屏查看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经验材料
还有 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我市为深入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加速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一、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合理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每个县(市)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布局情况,组建1-2个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共体。二是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作为各乡镇卫生院派驻和延伸机构,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工作。三是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集约配置。以县(市)为单位,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之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融合,实现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财政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的技术支撑。


二、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医共体领导体制。建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及医共体成员单位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的管理委员会,统筹医共体的重大事项。二是健全医共体治理机制。医共体实行理事会治理机制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医共体牵头单位与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定期协商的议事决策制度。三是落实医共体内部统一管理。医共体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器械、财务、绩效等统一管理,拥有自主权。四是加强医共体监测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资金额度、薪酬总量、医共体负责人任免和奖惩挂钩。


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县域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医共体牵头医院积极对接三级公立医院,通过托管、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远程诊疗等方式,提升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在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在医疗质量监管方面,将传统的对单一医疗机构的监管转变为对医共体的监管,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三是强化健康管护。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入实施健康**行动,推动健康教育宣讲,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四是建立完善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探索公共卫生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的工作机制,设立“医防融合办公室”。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建立慢性病县镇村三级管理模式,在县域内实现筛查、确诊、转诊、随访的连续服务。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允许相同性质的编制在医共体内统筹使用,县级公立医院逐步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和编制备案制,人员实行岗位管理,推动县域医共体医务人员双向有序可流动。二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运行新机制,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三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实施总额预付试点工作,推行以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住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四是落实财政投入经费。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机制,实行“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相关经费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探索将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等相关经费打包给医共体统筹使用。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