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总结农民合作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下载文档
/ 3
全屏查看
农民合作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还有 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农民合作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我县以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实施“四法”力促“四提”,推动县域农民合作社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实施“组织推动法”,提升合作社发展环境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试点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类涉农资金向合作社倾斜,利用“鲁担惠农贷”政策,推出“益农贷”“托管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2900万元。


三是建立督导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研究破解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并将试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二、实施“整顿排除法”,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


一是加强清理整顿。在对全县合作社发展情况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被列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经营异常名录、在抽查抽检中发现异常情形、群众反映和举报存在其他问题等合作社进行清理整顿。截止目前,全县共移出“异常名录”信息700多条,注销无实质经营的合作社110多家。


二是实施分类指导。建立**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名录库,按照经济条件、经营环境的不同,将合作社分成五个类别,根据每个类别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差异化提供指导、服务和扶持措施,提高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水平。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制定《**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和监测办法(试行)》《**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制度》,开展示范社评定,成立了100余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对县级以上示范社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导全县合作社规范运营。


三、实施“四轮驱动法”,提升合作社发展效益


(一)用好科技创新驱动。一是搭建创新平台。积极与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及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对接,建立了省农科院作物所实验站、花生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实践基地、花生种植首席专家李向东教授党员联系点。二是探索适宜模式。引进推广“夏花生起垄覆膜单粒精播栽培”“夏玉米夏花生宽幅间作栽培”等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亩均增收500元以上。三是加快技术应用。聚焦“看得见”,依托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梁村镇、**镇建立4个示范基地,引导合作社应用新技术。确保“听得到”,打造《专家播报》栏目77期、《农技专家当主播》云直播21次,帮助合作社提高生产本领。围绕“会操作”,组织杜立芝科技服务团队分包合作社种植基地,累计培训理事长和技术骨干20xx多人次。


(二)用好标准生产驱动。将现有农民合作社以及新注册的合作社纳入县级农产品监管平台,为15个试验主体配备速测设备,每批上市农产品都记载了详细的生产记录,产品上市前实现批批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销售时附带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问题可召回,安全有保证。今年以来,已打印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8000余张,开展农产品质量定量检测200余批次,全部合格,未发现高毒禁用农药使用行为,有力的保障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用好品牌创建驱动。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信息发布、合同指导等服务,引导土地向合作社流转面积11万亩。二是加强品牌认证和管理。20xx年以来,新认证绿色品牌45个,无公害农产品41个。如:**印象三十里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严把生产环节,产品全部通过国家QS认证,注册的“马颊河畔”、“锦鲤小镇”等10余种商标产品得到行业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三是大力推介优势品牌。组织四季青蔬菜种植合作社等示范社,参加**市农民丰收节;组织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农交会等展会,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


(四)用好新型业态驱动。一是培育新业态。鼓励合作社将农业与文化、生态、旅游等深度融合,建设农产品休闲采摘点,增加合作社收益。如,姜店镇众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章姬等口感型草莓品种,日可接待市民200余人,增加收入2万余元。二是创新销售模式。支持众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建设冷链设施。发展农村电商,组织10余家合作社积极进驻各大电商平台,签订购销协议70万斤。三是拓宽服务范围。重点扶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xx年,由合作社提供托管服务面积已达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70%。


四、实施“联合抱团法”,提升合作社发展活力


一是“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管理优势和带动能力,提升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水平,全面集聚生产要素,实现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民共赢。


二是“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模式。将具有相互关联、同类行业或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合作社加强合作与联合,通过共享资源,抱团发展,增加经营效益。


三是“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合作社成员增收致富。如:**镇先后引入鲁花集团、中粮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按照1∶2∶7的比例,确保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同赢共富”。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