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政军民办公室新人要参与推材料吗?
下载文档
/ 2
全屏查看
办公室新人要参与推材料吗?
还有 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办公室新人要参与推材料吗?


很多新进办公室的小伙伴对推材料是又恨又怕,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感到手头本来就事多,推材料总会占去大块时间,耽误了处理业务;二是认为自己资历浅,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坐在那边很尴尬;三是作为新同志,在推材料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支配甚至只能旁观的地位,身不由己,感觉不是很自在。这些想法都可以理解。(关于推材料,可以看看笔者前几天的文章:以及)
但其实新人参加推材料,也有不少好处。笔者有多次推材料的经历,也许值得一述。回忆起来有这么三类,每一类都有不一样特点。第一种,是两个人推。通常有直接领导或主要领导带着起草者,少数情况下也有起草者带着更年轻的同志,就坐在电脑前,两个人一句句地推敲讨论。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较自由且平等地讨论,这也是效率比较高的方式,并且年轻同志可以得到手把手的帮教。笔者写材料的重要经验,也可以说是小秘诀,大多数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前辈或领导亲口传授的。回想起来,这种情况下,曾有不少收获。比如一位领导教会了我如何纠正啰嗦的语言,他指出我某句话的毛病并告诉我,写材料若非必要,切忌使用“外交辞令”式的繁复语言(外交辞令出于众所周知的目的,往往非常“狡猾”、谨慎,力图说得滴水不漏),要防止弯弯绕绕,力避长句淋漓不断、词藻堆叠不止,可以使文字简练有力。另一位前辈针对我当时喜欢写长句的问题,教我如何将长句破为短句,指出尽量不使用像欧式语言那样的从句,遇从句即破为多个短句,杜绝“翻译腔”,使我明白使用地道汉语更易于中国人理解。还有一位领导针对我材料空洞的问题,说一段文字里要讲究虚实结合,不能全是议论式的清谈,要及时引入具体内容,否则文章极易失去吸引力、丧失阅读价值。此外,这种情况下,领导和前辈们对于各种用词和语句方面的纠错,针对性都很强,十分具体有用。诸如此类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导,若非特殊时机,平时是不会有人主动告诉你的(没人这么无聊吧),我们也不会有机会系统学习。更重要的是,脱离实践的说教,往往无济于事,新人在很多时候,只有同时接受实操与帮带,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方法,明白它们深刻的含义。第二种,是没有较高层级领导(一般是仅有本部门领导甚至是部门副职领导带领)参与的。这本质上属于一种部门内的头脑风暴,是非常有价值的讨论方式。此时,畅所欲言、自由发挥的空间还很大,每个人都可能很有激情地发表自己对材料的观点。作为新人,光是对比琢磨每个人发表的意见建议,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本来,文无定法、文无第一,除了明显错误的意见外,不同观点常常各有千秋,这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多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工作的启示。新人在这样的场合提出意见,压力也比较小,因此会更自信、大胆地发言,获得的反馈就更多、更详尽,进步也就越快。不过,由于我们每次参加此类推材料,往往心情比较舒畅,因此也会耗时较长,因为大家经常越讨论越兴奋,很容易像集体被催眠似的沉浸其中,甚至开始咬文嚼字,这是必须要注意的。第三种,是相对比较“正式”的集体推。一般会有分管的较高层级的领导主持,各部门(各业务线口)负责人参与。此时,稿子一般都相对成熟了,大家提的意见一般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灵气”少了,严谨多了。在这样的时机,有时候更多的是“功夫在诗外”的交融,而不是字面上的游戏了。这是了解各渠道情况的好时机。同时,由于这类“会稿”层次较高,常常有各路高手出马,有时妙语频出、绝招闪现,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作为年轻的参与者,主要心思精力也应当分出一大部分到搜集掌握信息、偷师技巧上,而不单纯是文字的排布了。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领导拿到你的材料后,动笔修改或利用OA等系统平台,进行逐级审核修改的。这时,改动留下的痕迹就是我们学习的绝佳素材了。务必弄清楚为什么这样改,改的目的是什么,改了之后好在哪里。如果想不明白,一定要请教前辈或直接与领导商讨,这比读了几本公文写作书更有用。但这种一般属于正常的工作指导和流程,非严格意义的“推材料”,所以不列入其中。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