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政军民好稿子是改出来的
下载文档
/ 3
全屏查看
好稿子是改出来的
还有 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好稿子是改出来的


写稿子能提前的尽量提前。提前写出初稿来干什么?这里有两个好处,一是防备领导日程有变,提前找你要材料,如果不早做准备,急来抱佛脚肯定来不及。第二是可以腾出时间来从容地对原稿进行反复修改。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起草界公认的真理,即好稿子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大家都有一个体会,写稿子的“天才”大概率是不存在的。那种“一挥而就”“一字不易”“倚马可待”基本上都是江湖上的传说,而且即使有可能也不会是每一篇稿子都能做到这一点。想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清楚地意识到改稿子的重要性了。


改稿子是一个思想逐步深化的过程。一篇文章的初稿写成之后,其实只是完成了起草的第一步。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明写文章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程,总会有新的、更好的想法取代原有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有时间继续深入思考,一定会找到更好的表述乃至更好的结构。实际上,我们在起草文稿的实践中经常出现自己写出一稿后不满意,随后自己就进行自我否定的情况。我在写稿子时的习惯是第一时间先迅速写出一个初稿来,然后把稿子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改其他的稿子,反正我平时的任务多,一般手头同时有两三个稿子也是常事。通过这种方式换一下脑子,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思考这篇稿子,这时候往往会有一种似乎陌生的感觉,这时候要抓住这种感觉不放,以一个略带陌生的视角审视这篇稿子,经常会产生一些原来所没有的观点或表述。这其实是表明,我们的思想又有了深化。作为一名文字匠,不知各位同行怎么看,反正我有时挺享受这一过程。如果时间足够,我会重复这一过程,我曾经和同事们说过,写稿子有时需要“拿得起,放不下”,就是把一篇稿子放下“冷却”一段时间后重新拿起来再改,直到交稿的最后一刻。我觉得,这也是文字匠的一种“匠人精神”吧。


改稿子也是一个统一思想的过程。这主要是指我们起草的初稿送给领导和各有关方面征求意见,然后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再进行修改。这种征求意见的过程就是集中各方智慧的过程,也是统一各级各部门思想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起草诸如党代会报告、五年规划、每年的市委工作要点这样的重要文件时,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很多时候,就为一小段表述,各方面都提出不同的意见,作为起草者要反复研究、权衡,经常要就某一个表述的修改专门向提出意见的领导或部门作出解释,个别时候甚至是说服。在这种情况下,起草者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匠了,而是一位参与统一思想、完善决策的谋士。


改稿子还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这一点最容易理解,因为匆匆写就的初稿难免会有一些技术性错误,如语法不通、错漏字等等。通过对文稿的修改,就如同文章编辑一样,进行一番最后的审校。这几乎是我们写过的所有稿子最后都要经过的一关。


要修改一篇稿子最低要求是“就稿子改稿子”。这种修改适用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稿子,这类稿子一般结构、观点、表述等都比较成熟,没有太多创新的东西,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应景的文章”。对这些稿子,初稿写出来后不用太费心思,主要进行一些上面我谈到的查漏补缺的工作,就可以顺利交稿了。


更高一级的改稿子要求是“跳出原稿改稿子”。这种稿子一般都是比较大的稿子,起草的难度和重要性都比较高。对于这类稿子,起草出初稿后一定要“拿得起,放不下”,一遍遍地反复斟酌,在观点和表述上努力出新出彩,有的时候甚至连部分结构都要做出较大的调整。记得我当年起草党代会报告时,曾经有一个自然段先后写了七稿,最后的一大部分结构都被彻底推翻,写出了两个版本供领导选择。在我的文字生涯中,这种“跳出原稿改稿子”才是工作的常态,一篇稿子只要不到最后时刻,心里总会惦记着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拿起来,放不下”,这可能是我们这些文字匠们的同感吧。干这一行心累,主要就累在这个地方。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