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2 页
- 大小:8.84K
为您推荐
- 2023-09-26 22:28:49 项目建设有四个定位
- 2023-09-26 22:59:56 培训讲话六个通过
- 2023-09-22 12:10:57 组织部长谈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
- 2023-09-26 22:50:51 社会治理五安
- 2023-09-21 22:22:02 高校团的各项经费预算、审核和管理工作制度 (试行)
- 2023-09-29 15:21:42 民主生活会个人问题清单暨整改台账
- 2023-09-11 20:15:44 体制内,很多人对提拔的三种错误认识(要清醒)
- 2023-09-17 23:10:41 转到群众服务的“频道”上
- 2023-09-27 20:56:22 领导干部说话的十大注意事项
- 2023-09-22 09:29:00 组织部考察谈话,考察的是谁?
- 2023-09-10 23:42:50 民间借款合同
- 2023-09-25 14:12:22 新闻报道宣传常见差错汇总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舆情语言使用的5大技巧
网络媒体日益发达,公众话语权空前普及并呈现强势特征。舆情事件曝光后,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重要推手。一些地方政府不熟悉舆情回应的语言要求,习惯性地采用官话套话,常常给公众造成掩饰错误的感觉。如何有效发布信息、表达态度,成为考验地方政府舆情处置的重要因素。技巧一:区别公文语言与媒体语言政府部门在舆情回应中,需区别公文语言与媒体语言。公文汇报的主体常常是领导干部,汇报内容常常是为完成某项任务、各部门和各级人员做出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而媒体语言侧重以事实和细节取胜,弱化领导职位和角色,更加体现对公众的关切。政务舆情回应因面向公众,在语言应用方面更应考虑大众传播的要求。例如,20xx年xx月xx日报》评论指出,“亲自”一词本身并无太多情感色彩,但用来修饰领导干部某些言行时便不那么妥当。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权力在握,对下属和群众常常是一派“官老爷”架势,做点分内之事便觉劳苦功高,“亲自”也就成了突出其“贡献”的习惯性修饰。在舆情回应的语言表述中,需避免该类“语言吹捧”引发公众不满。技巧四:官方回应警惕“雷言雷语”一些部门由于舆情素养不足,在舆情回应中说出与公众关切格格不入的“雷言雷语”,引发舆论批评。20xx年,一教师向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咨询问题,却收到“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等“雷人”回复。无独有偶,20xx年,一网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人民政府区长信箱留言,咨询“五一期间为什么只安排公安局植树”,官方竟回复“如果对此有不满,建议另谋高就”。作为政府部门,如此“牛气”回复,让公众“惊呆了”,很容易被视为“权力的傲慢”。虽然相关部门对官微“雷人”回复解释为系“系统自动回复”所致,也为不当回应道歉,但客观上依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引发舆论对相关部门官僚主义的质疑。技巧五:舆情回应避免过于绝对相关部门在信息披露时,需避免用词用语过于绝对,如“无可奉告”“纯属无中生有”等,容易激起舆论不满甚至围攻。正确的做法是表达共情,谨慎用语,不急于盖棺定论,为纠正差错、解决问题留下回旋的余地。在20xx年的红黄蓝幼儿园舆情事件中,“老虎团”政委冯俊峰突破传统话语框架,非常到位地表达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军队的未来”的共情。因事件仍处在调查进程中,冯俊峰在回应中特别强调,“从目前调查情况看,部队和此次事件没什么关系,但这个调查也是初步的,下一步还将继续进行调查”,没有急于盖棺定论,而是强调这是“初步结果”,这种严谨反而赢得舆论信任。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