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施方案XXX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
收藏文档

XXX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

下载文档
/ 14
全屏查看
XXX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
还有 1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4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XXX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4号)和《XXX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X政规〔20xx〕23号),全面实现“五个率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XX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X领导生态文明思想和XX领导XXX对XXX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重点突破、创新引领、稳重求进、市场导向原则,坚持去、主动调、加快转,提升放大绿色发展优势,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主要目标。到20xx年xx月xx日”为契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爱粮节粮常识,营造节约粮食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保护日”等为契机,广泛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四、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十三)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节能优先,落实国家、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用能低碳化、电气化。印发实施《XXX综合能源基地规划》,重点推进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及XXX新区、宾县、尚志市等4个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到20xx年,力争我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5%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5%。积极推动生物质能充分利用、替代散煤。开展氢能产业发展研究,谋划建设加氢站等氢能应用试点。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深入落实“气化龙江”战略,着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推进天然气输送主线管网建设,推动中俄东线明哈管道哈北支线全线贯通。推进中庆燃气XXX市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天辰燃气江北LNG应急调峰站项目建设。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施《XXX市“十四五”配电网发展规划》,谋划储备“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和新型储能设施项目。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计划,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力争20xx年尚志抽水蓄能电站实现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依兰抽水蓄能电站、亚布力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推进清洁供暖,制定实施XXX市冬季清洁取暖年度工作计划,细化责任分工,督导推动清洁取暖重点项目建设。到20xx年,全市清洁取暖率提高到81%。推进智慧供暖试点建设,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建设全国智慧供热产业云基地。鼓励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相关技术研发、示范。严控新增煤电装机容量,20xx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新增。推动现有煤电机组转为调峰或应急备用。到20xx年,全市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下降到50%以下。


(十四)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推进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更新,实施三环路排水系统完善工程,加快推进群力西污水处理厂及阿什河、群力西等4个污水污水管线工程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到20xx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XX%以上。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指导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提高污水处理规范化水平。做好省对我市污水处理规范化管理年度评估迎检工作。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规划建设五常、尚志、巴彦、通河4个区域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在其他县布局3个垃圾压缩中转站。到20xx年,实现城区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强小微企业等社会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水平,严格执行经营许可管理制度。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分类管理,完善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指导做好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工作。到20xx年,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加强督导,积极推进XXX国环医疗固体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中心技改项目建设。


(十五)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印发实施《XXX市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提高新建交通设施绿色标准,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空港。完善高铁与城际铁路网络,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贯彻省打造“以XXX为中心的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部署,构建“一核两圈多点”的都市圈发展格局。推进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力争新增各类充电终端2500个以上(不含个人充电设施)。积极倡导、推广绿色照明,以城市道路、隧道照明节能改造为重点,采取合同能源管理、完善升级智慧管理平台、实施LED照明改造等措施,提高城市绿色照明应用率。


(十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严格遵守国土空间规划范围及管控要求。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加强城市设计作用,做好城市更新工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鼓励增加城市滨水、滨绿开敞空间。实施延兴路雨水直排、哈东区域排水泵站等工程,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组织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立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等,建立日常运行管护机制,争取“龙江民居”试点。贯彻落实“美丽城市”评价体系,争创“美丽城市”建设试点。


五、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十七)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依托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动我市绿色技术领域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在哈相关高校院所围绕绿色技术开展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工作。依托国家、省科技资金,支持各类科研平台开展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推进“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培育建设一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十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关于加快推动XXX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强市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积极支持绿色技术应用。推广应用“揭榜挂帅”制等科技项目组织模式。以绿色技术创新、现代农业等领域为重点,强化对俄科技创新合作。以深圳(XXX)产业园等为载体,建立在哈高校院所资源与市场化资源接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体系,开展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工程化配套和产业化示范,推动产业化战略性旗舰项目落地。挖掘梳理我市绿色低碳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惠农大讲堂”宣传推广,开展精准对接活动,推动一批减污降碳技术转化应用。


六、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十九)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水平,依法严厉打击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


(二十)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按照国家、省要求,适时开展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调研,推进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落实。按照国家、省要求,依据我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整体情况,适时调整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落实国家、省节能环保电价政策。落实国家、省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差别化电价政策。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健全节水激励机制。依据成本变化,合理制定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因地制宜实施天然气替代,拓展天然气利用领域。


(二十一)加大财税支持。积极争取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排水设施建设等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动XXX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强市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绿色制造。统筹利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对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减碳项目实施和技术研发给予支持。加大宣传贯彻绿色低碳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做好资源税征收和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相关工作。贯彻落实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


(二十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按照省要求,推进自然生态资源的储备、整理、提升、转换和开发利用,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通道,推动自然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宣传力度,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有序推进绿色保险,落实好国家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要求。加强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保持合理水平。加大企业上市融资政策宣传力度,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企业上市融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


(二十三)落实绿色标准、绿色认证和统计监测制度。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标准宣贯会等广泛宣传国家绿色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绿色标准。执行国家绿色认证制度,以“世界认证认可日”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并帮助有意愿的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加强日常全市规模以上能源生产、消耗等领域统计监测和信息共享工作。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开展规模以上工业节能环保监测、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监测。


(二十四)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按照国家和省要求,探索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配合做好全省用能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工作,做好用能权交易市场与能耗双控工作的衔接。


(二十五)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印发《关于全面做好《XXX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的通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成立林业碳汇项目储备专家咨询机构,探索研究我市国有林场天然林碳汇项目的设计和包装。按照省要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相关工作。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土壤、冻土以及农业固碳减排基础研究,进一步摸清我市碳汇存量和增量。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碳汇研究机构、碳汇项目交易机构交流,在国有林场开展碳汇项目包装、交易试点。依托深哈对口合作平台,与深圳碳排放交易所开展合作,探索碳汇项目跨区域交易。


七、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有关工作。各单位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发改委强化统筹协调,及时梳理总结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作进展、取得成效、经验等。


(二十七)抓好贯彻落实。各区、县(市)要落实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在抓落实上投入更大精力,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二十八)营造良好氛围。各类新闻媒体要讲好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故事,积极报道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积极宣扬先进典型,适时曝光负面典型,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