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课党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掀起土地革命风暴
收藏文档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掀起土地革命风暴

下载文档
/ 17
全屏查看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掀起土地革命风暴
还有 1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7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党史上,我们把1927年xx月xx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2 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新时期。


8月3日开始,前委按照原定计划率领部队陆续撤离南昌。在南下广东途中,于9月底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而失败。保存下来的武装,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继续坚持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福建南部、江西南部和粤赣边境打游击。


8月7日,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纠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议选举了中央临时政z*局,会议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为常委,瞿秋白为主席。


这次会议为挽救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换散中的中国共**,为复兴陷人低潮的中国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同时,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和新确定的革命方针,党先后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各级组织,发动武装起义。9月9日,xx领导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在进攻 长沙受挫后,转往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寻求立足之地。12月11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陈郁等,领导发动广州起义,一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市区,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参加了起义。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起义失败,张太雷和许多同志壮烈牺牲。


一直到1928年xx月xx日,经过中俄双方10多年xx月xx日至7月11日,中国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正式代表84人。大会主席团由瞿秋白等21人组成,周恩来为大会秘书长。斯大林、布哈林(共产主义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政z*书记处书记)也参加了主席团,这在中国共**党代会历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出于保密和安全考虑,大会为参加会议的代表和工作人员编定了号码。在大会上发言和领取物品、材料时,均用号码,不用正式姓名。


大会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明确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前中国的政z*形势是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长期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六大在当时极为复杂的局势下,基本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后的两年xx月xx日,xx领导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作出了经萍乡退往湘南的决定。第二天,xx领导就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文家市出发,踏上了沿湘赣边界山区向湘南农村进发的征途。9月29日,起义部队不足1000人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在此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起义军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特别是开始以连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10月27日,部队到达井冈山的茨坪。11月18日,xx领导率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11月28日,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上山了!从此,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以xx领导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井冈山军民,在边界各县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积极发展党组织和地方武装,加强人民军队建设,要求改变过去军队只顾打仗的旧传统,担负起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八项注意),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1928年xx月xx日程。1929年xx月xx日,共产国际致信中共中央,要求中国共**积极建立农村苏维埃区域,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政权。1930年xx月xx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xx领导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z*委员。到1933年xx月xx日到31日,连打5个胜仗,横扫700里,歼敌3万多,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xx月xx日,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在黄安七里坪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z*委员。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加上张国焘在战略指导上的错误和在苏区推行“左”的政策,红四方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四次“围剿”,主力2万余人撤离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的红三军于10月退出洪湖地区。


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xx月xx日战争爆发,中国革命经受了一系列大起大落,中国共**也经受了一系列大起大落。这是一种磨难,也是一种考验,必须系统总结、深刻汲取这些血的教训经验。


(一)“左”倾错误的危害


在这个时期,党内出现过几次重大的“左”倾错误,造成了严重危害。邓小平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这实际上从建党以来一次次用血换来的教训!


第一次“左”倾错误:1927年xx月xx日,中央政z*局讨论并接受这一决议案。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基本结束。


第二次“左”倾错误:六大之后,革命形势有所好转。在在1929年xx月xx日,中央政z*局常委李立三持召开中共中央政z*局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不切实际地提出“左”的“策略总路线”。随后制定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所有红军主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幻想“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还成立了准备武装起义的各级行动委员会。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


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受到了一些党和红军领导人不同程度的抵制,也超出了共产国际所能允许的范围,于是派周恩来、瞿秋白回国纠正其错误。于9月24日到28日,召开党的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错误。


第三次“左”倾错误:不幸的是,1931年xx月xx日的主张,却按照共产国际的要求,提出“武装保卫苏联”一类口号,推行“左”倾关门主义的方针。临时中央通过派遣中央代表或新的领导干部,将错误路线推行到红军和根据地中,将肃反斗争扩大化,使大批干部和战士遭到杀害,对红军反“围剿”斗争造成严重影响。


1932年xx月xx日,临时中央作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1933年xx月xx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z*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研究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xx领导为中央政z*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议还决定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会后,又成立由xx领导、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遵义会议前,中央政z*局召开了通道、黎平、猴场等会议(都在我们驻地附近,后面将组织现地参观见学);遵义会议后,召开了鸡鸣三省、扎西等会议,这些会议研究决定了与遵义会议内容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的责任(习惯上有时也称之为XXX),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讨论了中央红军的进军方向、部队缩编、苏区中央分局和红二、六军团的战略方针及组织等重要问题。所以,遵义会议不应视为一次孤立的会议,而是以遵义会议为主,包括前后多次会议在内的系列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xx月xx日,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xx月xx日的战略方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中国共**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xx领导曾形象的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尤其是,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三)党在磨难和考验中成长


中国共**在面对大革命失败、左倾主义影响、反围剿斗争失败等严峻危险中,在积极促进抗日统一战线、做好抗战准备的时间中,党不断探索和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总结血的经验教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一是大力开展群众工作,积极扩大力量。


1927年xx月xx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系统说明了党的政策上的诸问题;1936年xx月xx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z*路线,同时克服了关门主义,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的政策。


1936年xx月xx日的大局为重,独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扭转了时局,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xx月xx日至14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为苏区代表会议)。到1937年xx月xx日战争的新的历史时期。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