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政军民强文眼、精文辞、增文势——文如其人“三支撑”
阅读:681 下载:43
  • 总页数 14 页
  • 大小:86.81K

为您推荐

收藏文档

强文眼、精文辞、增文势——文如其人“三支撑”

下载文档
/ 14
全屏查看
强文眼、精文辞、增文势——文如其人“三支撑”
还有 1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4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强文眼、精文辞、增文势——文如其人“三支撑”


「要目」


一、强文眼,就是锻造文章的“筋骨”


①对主题立意的“承接呼应”


②对架构逻辑的“形成塑造”


③对语境情境的“调音定调”


④对语境情境的“调音定调”


二、精文辞,就是强健文章的“肌肉”


①突出内容中的“内核”


②突出全貌中的“细貌”


③突出成效中的“成色”


④突出共性中的“个性”


三、增文势,就是彰显文章的“气场”


①放大格局,高点“起势”


②先声夺人,亮相“造势”


③剑走偏锋,出位“增势”


④延绵发力,铺陈“集势”


「正文」


写一篇大稿子,把领导的意图吃透了,谋划到位了,就要开始动笔了。动笔的过程,就是对已经形成的粗线条的“纲目”,进行丰富充实、落笔成文,把它输出系统化的“文字”,变成一篇丰厚、精彩的文章,让人有看头、有听头、有想头、有嚼头。


有个成语“文如其人”,不妨偷换概念,这样解读:一个人,要立得住、站得稳、镇得住,必须有筋骨、有肌肉、有气场,“三足鼎立”;一篇好的文章就要像人一样,“筋骨”就是文眼,“肌肉”就是文辞,“气场”就是文势,文章有了这“三个支撑”,才能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语言力度。因此,在动笔时,要注意把握好文眼、文辞、文势三个层面。


第一,强文眼


就是锻造文章的“筋骨”


所谓“文眼”,通俗地讲,就是文章最能揭示主旨、最能涵盖内容、最能升华意境的关键性词句。对大材料来说,文眼就是主题句与各级标题、各级观点组合起来的“筋骨”,直接体现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层次。筋骨不强,文章就起不来。


因此,我们要重视文眼的打造,下足功夫,精雕细刻,不仅要做鲜、做亮,更要“加足钙”做“强”,不能软软塌塌、松松垮垮。这个“强”,主要体现在文眼的“四个功能”:


一、对主题立意的“承接呼应”


主题立意,是文章的“大眼”,各级的标题、观点,就是“小眼”。对主题立意,如果没有各级文眼来承接、呼应,或者做得不好,主题再犀利、立意再高远,都是空的、虚的。设置文眼时,要坚持“大眼罩小眼、小眼盯大眼”,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中,形成对主题立意的强承接、强呼应。


「案例1-1•“三知三行”承接“知行合一”主题」某行业一篇谈贯彻落实某次会议精神的文章,主题是:学深悟透会议精神的精髓要义,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做到“知行合一”。为此,分成两个问题,“知什么、怎么行”,设置了六个分观点,来打开主题。


第一个问题,知什么。




第二个问题,怎么行。




「评析」这六个分观点,简洁明快、短促有力。“知行合一”,一分为二,知什么?知大势、知大道、知大责;怎么行?行要有正确态度、要有过硬能力、要有良好作风。就是分别围绕“知”“行”,分别打开、深化,打造文眼,形成了对主题的承接呼应。


二、对架构逻辑的“形成塑造”


上一集讲了,文章的常用结构有三种:线性式的纵向结构,扁平式的横向结构、复合式的纵横结构(点击进第一集《同心圆•同根生•同类项(谋篇布局三步走》)。无论什么结构,都有着共同的内在逻辑要求。


比如,文章的各部分,都要是围绕中心主题的必要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强,要能构成有机的整体;各部分及其内部相互并列的问题,要处在同一个层次,辈分清晰、逻辑舒畅,不能有大有小,等等。


这些要求,都要通过文眼来体现,用文眼来塑造文章的逻辑、形成文章的架构。


「案例1-2•“四个坚持”塑造对入伍集训生演讲稿的结构逻辑」地方大学生入W集训结业典礼上,某领导出席并演讲,对这些新入W的大学生提要求、提希望,文眼设计为“四个坚持”:



「评析」从“四个坚持”,可以清晰地看出,结构上,摆出扁平化的四个部分,ZZ信念、JS素养、业务能力、意志品质;逻辑上,有立身之本,有成长之基,有创业之要,有成事之道,形成完整、严密的结构和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三、对语境情境的“调音定调”


不同场景下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情境和语境要求。比如,要前出执行某项任务了,动员大会的发言,就是大Z临近、跨枪上马,要有一种豪情;欢迎新入职员工的演说,就要热情洋溢,还要有一些鼓励、期望和期待;领导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要多说高兴的事、鼓劲的话,要喜庆、欢快,有年味,等等。就好像歌咏比赛,文眼就是“起头”“领唱”,起不好一定会带偏,要调好音、定准调。


「案例1-3•“四个沉甸甸、四个必须”为任职表态发言定基调」某领导到某地任职,在宣布任命大会上的演讲稿,用“接力棒”作为主线,文眼设计为“四个沉甸甸、四个必须”。这样写:




「评析」任职表态材料不管怎么写,其间的语境和蕴含的情感,应当是共性的、通用的,感谢组织培养,表态要好好干。这四个观点,四个维度解读“接力棒”,赋予“四个沉甸甸、四个必须”的基调,引出对信任、使命、责任、敬畏的阐述,就是通过文眼的设置,调音定调、派生内容,表达自己的谦卑、感恩和决心。


四、对思想洞见的“尖端放电”


我们常说,文章要出思想。如果说文章是思想的载体,那么文眼就是“思想的思想”,体现文章思想性的那些主张、认识、分析、判断,首先就是存在于文眼之中。要精心打磨,真正用文眼来凝练思想、形成洞见,让文眼变成“高光之地”“尖端放电”。


「案例1-4•“不满足三报、力争三报”洞悉对灾害预警预报的要求」一篇研究自然灾害预警防范的文章,其中有个板块,论述新形势下做好灾害预报工作要做到“精准高效”,对具体的目标要求,就是凝练成三个观点:




「评析」这三个观点,都是大白话,乍一看很平淡,细细品读,会感觉“很有料”。灾害预报,应该怎么报?不在于抢报、有报、多报,更在于预报、准报、精报,这才是“精准高效”,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灾害预报。这样的观点,就体现了对业务本质的深刻洞察,这就不是单纯的文字了,更多的是思想、是升华、是境界。


第二,精文辞


就是强健文章的“肌肉”


文辞,是呈现文章力量美的“肌肉”。一篇文章,文字干净、劲道、有力,就像金刚石一样,体积小、密度大、硬度高,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因此,惜墨如金、字斟句酌,用吝啬的文字说明丰富的内容,用简短的篇幅讲清复杂的事理,应当成为我们的追求。


但是,文字所包含的信息量,与文字本身的体量,常常是对立的、矛盾的,“甘蔗没有两头甜”。既要内容多、事理清,又不能面面俱到、铺得太开,那就要在文字上有取有舍,选取得当、概括精当,提炼成事物的“结晶体”。提炼时,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突出内容中的“内核”


文章千古,内容为王,流量时代也是如此。文章必须有内容,还得是优质的内容;更要有内核,而且还得是“硬核”。对来自各方的各种情况、信息、意图、素材、火花,很可能还都是碎片化的内容,首先,要站在高处俯视,宏观视角切入,去掉一般、拎出要点,形成“内核”;然后,整体上统、局部上联,同类上合、文字上拢,压制成高度凝练的“压缩饼干”。


「案例2-1•“四组内核”带出策划项目的建设内容」曾经参加策划某地一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灭火智能监测预警指挥信息系统”,设想是:改变过多依赖人力的现状,引入航天和智能化技术来做森林“智慧防灭火”,而且是立足现有基础来做,不另起炉灶。为此,策划书中的指导原则这样写:




「评析」就是从项目中拎出8个关键词“天上”“地下”,“人力”“技术”,“防火”“灭火”,“现有”“拓展”,按照内在的关联,组成了四对“内核”,分别指向的是,项目的依托手段、资源调配、功能设计,以及当前与后续的建设思路。用这样的表述,较为清晰地阐述项目的内容、内核,而且还是“内核”带出“内容”。


「案例2-2•“五个统一”概括综合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要求」综合部门是职场上的一个重要部门,承担筹划、计划、组织、协调、文字、服务等工作内容,要求具备多样化、复合性的能力。对工作内容及其能力要求,一篇文章概括为“五个统一”:




「点评」这里对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的描述,就不是一种简单的罗列,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把10个关键词重组为“五个统一”,既概括出整体的内容,又突出关键的内核,让人耳目一新。


二、突出全貌中的“细貌”


我们描述一个事物,常常是宏观视角,“粗线条”刻画全景、呈现全貌。但仅仅用粗线条,是不够的,很多时候也需要给“特写镜头”,刻画细节、呈现细貌。实际上,文章有了细节、讲好了细节,会更加有生命力、更能打动人。什么时候讲宏观、出全貌,什么时候讲细节、出细貌,要区分情况,综合使用。


「案例2-3•典型细节刻画先进人物形象」一篇宣传先进人物典型的文稿,对其中的两个人物,分别这样描述:



「评析」这两个人物刻画,既有宏观的全貌性描述,同时又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和细节。第一个,“写过很多遗书,但未写过请调报告”;第二个,描写岛礁“气候炎热、没有淡水,随时可能被海浪吞没”。对细节的刻画,只有寥寥数笔,但是起到的效果,还是非常震撼的。


「案例2-4•多个典型细节描述创业艰辛」某教育集团创始人的一篇回顾办学创业的文章,其中有个片段,回顾创业初期的艰辛,这样写:


回想一路走来,为办学筹款,家里卖掉了唯一的住房,至今见了数百个投资人,每年奔波数十万公里,遭受了不少冷遇甚至是嘲笑;为建设新校舍积劳成疾,晕倒在工地上,因严重伤寒引发肠穿孔住院两个多月,差点丢了性命。尽管如此,面对一个又一个难关,我们一直咬牙坚持、负重前行,始终心无旁骛、痴心坚守。


「评析」细细体会这些细节,卖掉的住房,是唯一的;见的投资人有数百个,有冷遇、嘲笑,而且现在还是到处奔波;甚至还病倒工地,肠穿孔住院,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把自己摆进去,确实能体会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确实很难。


三、突出成效中的“成色”


写文章时,如果有涉及到工作成绩的,一定把成效提炼好、概括好,这非常重要。一项工作,干得怎么样,如果连自己都说不清,别人就更不知道了,即便干得再好,都可能打折扣,慢慢衰减,甚至最后被淹没。概括工作成效,成色要足,既不能一般化、大路货,也不能为搏出位,刻意扩大,而是要实事求是、适度拔高。


「案例2-5•“四个问题”的解决凸显某专项任务成果的含金量」一篇总结某次专项任务的材料,用“四个问题”的成功解决,来概括取得的显著成效:




「评析」这里对成效的四句概括,上半句是采取了“四项措施”,下半句是解决了“四个问题”,相对应地论述基于此展开,讲得就非常到位、准确,就显得干货很多、成色很足。


「案例2-6•从“旧三多”到“新三多”概括某地社会治理成效」有一篇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交流材料,主体部分阐述如何做实基层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然后总结出“三个可喜变化”:




「评析」这个提炼就非常的新颖别致。从“旧三多”到“新三多”,此消彼长,充分显示了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取得的成效。如果按一般的套路来写,比如,“群众基础性进一步增强,群众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性进一步增强”,也不是不可以,但两者一对比,高下立见。


四、突出共性中的“个性”


大千世界,千人千面,不能千人一面。对事物的刻画,要在共性的基础上,抓住最为典型、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由此来勾勒出生动简洁、不蔓不枝的画像。《红楼梦》里描写贾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见之忘俗”,自选“秋爽斋”,自称“蕉下客”,简简单单几个个词语,就刻画出了一个精明能干、大气爽朗、秀美英气的女子。


「案例2-7•“四大特色”生动刻画QHD城市的个性画像」有一篇面向企业家推介QHD的文章,这样刻画秦皇岛,四句话:


——QHD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之城,品读之,恰如翻开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长卷。


——QHD是一座禀赋独具的旅游度假之城,畅游之,恰如置身一个天成地就的康养福地。


——QHD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之城,体验之,恰如搭乘一艘破浪前行的动力航船。


——QHD是一座涵纳包容的对外开放之城,领略之,恰如聆听一首催人奋进的时代赞歌。


「评析」这四句话,可谓是精雕细刻,美不胜收。“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之城、禀赋独具的旅游度假之城、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之城、涵纳包容的对外开放之城”,高度浓缩了QHD的四大特色,生动刻画了QHD的鲜明个性。


第三,增文势


就是彰显文章的“气场”


“善战者,求之于势”。文章也要讲究气势,是为“文章大气”。大气磅礴的文章,融思想、意境、文风、技巧为一体,是高品位的大稿子所特有的一种气质。就像一个气场强大的人,无论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怵,都能“压得住”。


写出文章的气势,就是追求文气的充沛、灵动、丰盈,让整个行文波澜起伏、张弛有度,而不是呆板、概念化、平铺直叙。具体来说,要在“势”上做文章。


一、放大格局,高点“起势”


无论是对文章的总体把握,还是对具体问题的阐述,都力求“格局要大、起点要高、落点要实”。善于从大的背景、思想、主题去切入,做到“出师有名”;然后迅速、自然地“落到实处”,处理好高与低的转换和过渡,引伸到想要表达的具体问题上,让内容很好地与时代主题挂钩、与更高层面的精神贯通。


「案例3-1•置于大的时代背景和主题下看待某次会议」某地召开一次会议,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会议文稿对这次会议这样描述:




「评析」就是将会议置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和主题之下,从“时代之问”切入,引出“SC方案”,逐级下落到当前的“NC行动”,高开低走,很好地实现了高站位与低落点之间的贯通、融合。


「案例3-2•高开低走、虚实相生回顾某专委会成立之路」曾经撰写某行业领导在全国某专委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讲稿,第一部分是回顾专委会成立之路,这样写:




「评析」这段话是高开低走、虚实相生的典型运用。第一句,引用原话,这是“高开”;第二句,话锋一转,讲“筹建专委会的初衷初心”,这是“低走”;第三句,“完成筹备获批”,承接前句继续落地,这是“实”;第四句,“里程碑事件、拨开迷雾、引领前行”,对前一句描述事件的评价,这是“虚”;最后一句,镜头前移,视野放大,引出下文。这样处理,高与低、虚与实,就得到了比较自然的衔接、贯通,材料的格局、气势,自然就蕴含在其中了。


二、先声夺人,亮相“造势”


古人说“起句当如爆竹”。文章起头,开门就要见山,上来就要有气势。一个开宗明义、洒脱别致的开场,不仅能够“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抓住读者,而且还能够对后面的文字,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不仅是开头,如果一篇文章中间,能有几个漂亮的“亮相”,会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当然,造这个“势”,要自然贴切,不能为追求效果而故弄玄虚,反而让人反感。


「案例3-3•凸显自身站位高度和独特画像的开头亮相」某省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参加一次高级别“××××、××××”主题座谈会,发言稿开头这样写:




「评析」这个开头的亮相,可圈可点。第一句话,切入主题,看似平淡无奇;接下来,话锋一转,联系自己的身份,谈对联谊会性质、会员的ZZ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认识,紧扣住了主题,又凸显了自己的高度、站位和独特画像,文章的“势”自然蕴含在其中,也非常自然地引出下文。


「案例3-4•两个板块之间衔接上下、畅通文气的“二次亮相”」某工作组到某学校进行教学合格评估,该校校长在评估情况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先是回顾迎接评估活动做的工作,然后谈后续如何按照工作组要求进行改进。两个板块之间,这样衔接:


这次考察评估,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肯定,更是一次巨大的鞭策和激励;不仅仅是学院发展进程的一项阶段性的重要工作,更意味着一次全新的高起点,是一次重整行装再出发。


「评析」细品这段话,看起来是一个过渡,但衔接的不仅仅是上下文的面上的内容,同时还有蕴含在文中的内在的“文气”和“势”,体现了思想深度,有一定的哲理性,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每一个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就进一步打开了,显得更加充实、丰满,有力量。


三、剑走偏锋,出位“增势”


《孙子兵法》讲,“以正合,以奇胜”。“正”是正路、正道,“奇”是突破、出位。职场写作,辅佐的是工作运行,裁剪的是“正装”,但在具体策略上,在战术上,也要善于用一些“剑走偏锋”的奇招,走极端化、绝对化。比如,用“最、核心、越、真正、必须”等词语,就会有一种唯我洞悉、不容置疑的气势。


「案例3-5•极端化的“三个最”谈ZZ能力生成」有篇讲加快zz能力生成的理论研究文章,从实践、对手、传统三个维度,提出三个“最”:




「评析」三个维度,对应“三个最好”,就是一种走极端的、但并不偏激的写法,显示了作者犀利、独到的眼光,也蕴含着一种摄人的气势和力量。


「案例3-6•五个看似“绝对化”的观点谈对某次调研的深刻启示」一篇某专项能力调研的专题报告,对学习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经验做法,谈了五点启示:




「评析」这五个观点,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绝对,有点走极端了;但结合所论述的内容,细细琢磨,却是作者的独特而深刻的观察和体验,用一种看似出位、但并不偏激的方式,释放出来了,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四、延绵发力,铺陈“集势”


短句、叠词、排比、对仗、递进,这些手法,能够加重语气、加大份量,是增强语言力量和慑人气势的有效方式。从文气的角度讲,就不能拘泥于“极简主义”,该打开的就一定要打开,该重复的就一定要重复。对那种专业、缜密的长句,要有点“大老粗”精神,豁得出去,下得了手,刀砍斧劈,化整为零,多出言简意赅的短句。这样就会显得坚定,看着痛快,透着大气。


「案例3-7•“排比+短句”烘托渲染某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某集团的内宣文章,对其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勇为人先,矢志卓越,不讲条件,立即行动”,这样阐述:


“勇为人先,矢志卓越”,就是要破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就是要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就是要对事业充满成功的渴望,对工作投入满腔的热情。


“不讲条件,立即行动”,就是要千方百计、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就是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就是要多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评析」这一段,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阐释,六个“就是要”,用了大量的排比、短句,不断渲染烘托,语势非常强烈,非常有力量。


「案例3-8•层层递进强化语势表达对某品牌的必胜信念」某企业撰写的文章,主题是品牌的创立与发展,最后这样写:




「评析」这里的相信、深信、坚信,文意层层递进,语气不断加深,读起来极富气势、张力,短短几句话,带来很大的冲击力。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