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4 页
- 大小:23.37K
为您推荐
- 2023-09-21 20:33:15 扬习式语言精华以正文风
- 2023-09-16 19:51:44 称职的秘书都常做这四件事
- 2023-09-25 16:54:59 提高文件理论水平的五项技能
- 2023-09-17 06:35:04 刚进机关,应最先熟悉什么?
- 2023-09-10 16:50:31 以中央督导为契机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 2023-09-12 03:07:26 市知识产权局20xx年工作要点
- 2023-09-14 11:20:51 疫情下的社会治理需要用好内生和自发的力量(疫情防控)
- 2023-09-25 22:19:58 聚焦四个始终坚持抓好银行工团工作落实
- 2023-09-14 16:14:32 文明创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 2023-09-16 19:00:43 ××党支部领导班子20xx年度组织生活会整改清单
- 2023-09-23 03:30:25 三重换位让你学会他心通 ——谈谈换位思考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的实际运用
- 2023-09-27 00:42:59 报告解读六个要义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写稿“灵感”从何而来?
党办系统不少年轻同志有很高的写作热情,很想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但也有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写作时磕磕碰碰,写出来的文章特点不突出,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与动笔时的初衷和设想不符。有的同志将其归咎为缺少灵感。不可否认,写作需要灵感,但灵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粗浅谈谈“灵感”从哪里来。
一、读书与思考是灵感的“蓄电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对增强写作灵感大有裨益。自古以来,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只有把书中的精髓理解透、把握准、运用好,才可能产生思想火花,由此转化为写作灵感。
有的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政z*、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知识,日积月累就可以触类旁通;有的结合实际、专攻术业,纵向比较、横向甄别,久而久之便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我们应经常梳理所学、所思、所感、所悟,不断丰富知识、完善内涵、延伸触角,这样便容易激发写作的灵感、找到写作的线索。
要有意识地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读书,这样无形中就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一旦读到相关精辟论述,就会迅速与自己的思考对接、碰撞,产生思想火花和强烈共鸣,形成解决办法和应对之策,这是写作灵感的一部分。
比如,《论语》中有一段关于“不贰过”的论述——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有一个叫颜回的非常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
这段话中折射出的道理,可从多方面诠释和解读。读了这段话,我重点思考了“不贰过”精神对党办人的借鉴作用,撰写了《传承“不贰过”精神》,从对熟悉的工作“不贰过”、对轮换的工作“不贰过”、对创新的工作“不贰过”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倡导大家把其内涵融入“三服务”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实践与总结是灵感的“助推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不断归纳总结,才能学有所成。
对党办系统同志而言,要增强写作灵感,应该更多地与岗位职责无缝对接,与所从事的工作同频共振,在熟悉的范围和领域内不断总结经验做法。需要撰写相关文章时,其积淀就可能转化为灵感。
另外,还应不断探寻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破解之道,形成“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杀手锏”。要善于讲党办话、说党办事、写党办人,重点围绕“三服务”工作选题,深度解读办文、办会、办事等方面情况,把提炼加工的成果倾注笔端,彰显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党办人经常要参与办会工作,受一些因素影响,有的会议流于形式,尤其是会议交流内容大同小异,影响会议质量。为避免这类情况,我们在多次参与组织会议时进行了尝试。
一次,在动议召开信息工作交流会前,对会议议程进行了谋划,安排8个单位交流,要求每个单位聚焦一个重点,并对各单位上报材料严格把关,删减重复和无关内容,确定发言时间,确保会议交流特点突出、内容紧凑、流程顺畅,收到了良好效果。总结这次实践的收获,我撰写了《会议交流如何不跑调》,重点梳理了“明确指向、避免‘跑调’,严格把关、避免‘走调’,及时提醒、避免‘换调’”三个方面做法。
三、交流与碰撞是灵感的“发动机”
如果没有交流与碰撞,形成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表象的、碎片化的,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情况,公开发表后也可能误导他人。
党办系统同志应充分利用下基层调研、和群众座谈、与同行探讨业务的机会,掌握原汁原味的素材,挖掘接地气的事例,让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也有利于增强写作灵感。
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发散性交流,和参与交流的人员坦诚相见,让他们各抒己见,尽情表达想法、阐述观点,也许一个词、一句话、一件事就能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可以是引导性交流,提前准备某个共性问题的探讨提纲,明确交流的方向,便于参与人员把握交流重点,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情况,从中汲取精华,丰富自己的思路;也可以是碰撞性交流,就同一话题,引导大家从不同切入点进入,重点交流问题的表现形式,剖析深层次原因,探讨解决办法,预测趋势走向。
比如,许多基层党办的年轻同志入职后,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所长,释放青春活力,展现青春风采,对行稳致远充满期盼。而有些年轻同志受经历、阅历、资历、能力的影响,在正确对待组织、他人、自己的问题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从而产生心理误区。
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曾先后3次与100余人交流,归纳总结了共性的认识误区,探讨了解决办法,撰写出《避开心理误区,燃烧青春激情》,把相关情况浓缩为三个方面:一是以己之长、度人之短的逆反心理;二是眼高手低、担心犯错的回避心理;三是强调尊严、曲直难辨的压抑心理。文章发表后,有很多年轻同志通过不同形式,就这一话题与我进行了延伸性的探讨,对其端正认识、避开误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