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总结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下载文档
/ 2
全屏查看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还有 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近年来,部分领导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挑战中,往往由于应对不当,引起一系列危机的次生灾害及社会矛盾,使政府和领导公信力受到影响。本文梳理了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化解策略,供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参考。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六种不当表现:


  拖。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常有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是能拖则拖,面对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质疑,不作积极和有效的回应,希望以时间换空间,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


  否。遇到危机事件质疑时,第一时间本能地就想到否认,否认的内容包括事实真相、责任认定及具体原因等客观要素。


  急。当危机事件发生后,急于转移公众视线,撇清与该事件关系,往往将事件归结于自然灾害等客观外在因素,推卸责任,力图减少危机事件直接带来的压力,达到引导舆情的目的。


  抗。遇到危机事件时,往往忘记自己的公职人员和公共利益捍卫者的身份,时常将自己置于公众对立面,一遇到公众的质疑就会出现情绪失控,抱有一种对抗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宽容和包容心。


  堵。危机事件发生后,不是根据事态情况主动公布真相,做好危机沟通和应对,而是习惯于人为地堵塞信息传播渠道,寄希望于删帖或封网页等极端措施,试图从源头上去封堵信息传播,达到控制危机事件目的。


  控。在危机事件处置实践工作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不同声音的发布者进行强制控制,有的甚至违法采用强制措施限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来维稳、控制危机。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回应公众关切,全方位引导舆情,消除群众的质疑。具体要做到以下六点:


  态度坦诚,勇于担当。在危机事件应对中,领导干部首先应树立对民负责和态度诚恳的形象和姿态,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坚持实事求是、诚恳面对的原则,抱有宽容开放的心态。如果危机事件的确是政府或领导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及时给予道歉和承诺,回应公众的关切;如果危机事件与政府或领导无直接关系,也要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消除公众对政府的疑虑,力争达成共识,为危机事件化解创造良好的条件。


  动态监测、回应快速。为了避免事件处置中的次生危机和事态升级,应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和预判,及时梳理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质疑,作出有效回应,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负面影响。不要因为领导干部态度或前期工作的不到位,将事件从小事拖成大事,处处陷于被动。


  信息透明,补救到位。坚持信息公开透明、主动发布的原则,实事求是,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进一步压缩谣言和舆情危机的空间,做到主动、积极引导社会舆情。但同时,信息发布必须建立在事件处置的基础上,做到事件处置与信息发布有机统一,根据事件发生的态势,采取有效的救援和补救措施,降低事件本身造成的危害,从源头上解决公众关注的问题,消除舆情危机和社会矛盾产生的空间。


  广泛借力,整合资源。一是争取上级政府或部门权威的支持,提高事件回应的权威性。二是发挥权威的法律规范和政策工具的作用,为危机事件的解决和沟通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依据。三是可以发挥社会力量或专家的作用,尤其是社会中专业人士或意见领袖的作用,共同说服公众,引导公众,达成共识。四是发挥全媒体的功能,通过权威媒体渠道发布政府的声音,全方位引导社会舆情,掌握主导权,避免其他社会矛盾产生。


  有效切割,责任明确。在危机事件应对中,坚持谣言与真相的切割、个人责任与组织责任的切割、各单位和部门之间责任的切割等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将危机事件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隔离在一定的范围和空间,避免产生次生灾害和其他社会矛盾;另一方面要做到责任明确,将个人的责任和单位的责任厘清,使权力与责任有效地统一,推动责任主体敢于担责,勇于面对,给公众公平公正的交待,消除公众对事件的质疑。


依据预案,有序组织。在危机事件应对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危机应对预案,将预案作为危机应对的抓手,明确危机应对的流程和标准,梳理危机应对的关键点和要素,规范危机应对的行为,提高危机应对工作的标准化水平。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