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9 页
- 大小:34.94K
为您推荐
- 2023-10-01 20:59:57 20xx年耕地保护培训市长交流发言
- 2023-09-21 10:46:10 国企党建经验交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 2023-09-19 08:00:48 保持改革勇气 激发创新锐气
- 2023-09-21 06:16:33 国企纪检经验交流:密织“三张网”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效能
- 2023-09-22 04:36:28 教育系统机关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 2023-09-14 05:55:20 公文知识考点点拨
- 2023-09-14 03:12:55 新建 DOCX 文档
- 2023-10-01 20:59:34 20xx年XX县干部教育培训经验交流材料
- 2023-10-02 10:03:49 20xx年经验材料:加强党建引领,助推街“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 2023-10-01 17:02:27 20xx年企业复工复产经验材料:狠抓项目扩投资复工复产稳经济
- 2023-09-15 10:59:27 诸大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创新与超越
- 2023-09-16 04:10:04 社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发展,源自科学决策
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尽,国际政z*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的局面亦未改观。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阶段,一些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新型社会矛盾逐步增多,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所有这些,都使决策的风险不断加大,使科学决策的难度不断增加。
科学决策是决定决策事件方向正确与否的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真正考验。领导干部要更好地履行职责,就必须切实增强科学决策的意识,努力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发展是科学发展,要求决策必须是科学决策
所谓决策,通常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亦即是我们通常所言的决定做事情、干工作的策略和办法。
决策的提法早在《韩非子·孤愤》中就有:“智者决策於愚人,贤士程行於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古人亦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谚语传承于世。由此可见,决策的作用早在古代就受到了重视。而在古代,由于决策失误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也不鲜见。例如春秋战国时的秦赵之战,赵国军队统帅廉颇坚持正确的路线,却被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结果赵兵被秦军杀死40万,最后成为导致赵国灭亡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决策决定着事业的成败。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决策的作用愈发凸显。正如王昌顺在学习时报所撰写的《科学决策的程序》一文所言,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现代社会活动一系列根本变革,规模日益庞大,结构愈加复杂;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愈加激烈;形势日益多变,随机因素大量增多。小生产时代社会活动的狭小、简单、缓慢、封闭等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经验决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活动需要。现代决策,不仅需要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和才能,更需要依靠科学方法、程序、论证进行决策。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在于科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科学二字。科学的本质,在于按照科学的基本规律办事。因此,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自然要求决策必须是科学决策。当然,科学决策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来源于各级决策者对重大实践问题的规律性把握,对社会热点的高度关注,对复杂社会现实的敏锐察觉。
实现科学决策,“拍板者”的素质是关键
古语云,“将之首,谋为首”。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各级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在于谋略,主要职责在于决策。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决策单位的“一把手”,他的领导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制定决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决策是否科学,关键在“拍板者”,在各级领导干部。而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各项决策的成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拍板者”的“一把手”必须要讲政z*顾大局,这是为政者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讲政z*就是要认真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顾大局就是要着力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定各项决策时,要坚持反复学习领会中央的部署要求,吃透其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分析自身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把中央的部署要求与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提出有效的办法措施。
领导干部要有雅量,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和容纳不同观点,这是决策者能否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素质。一个科学决策的形成,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通常需要在较大的决策圈内进行充分的讨论和酝酿,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不同观点、意见的交锋,有时甚至会与主要领导干部的意见相左,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善于听取和融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根据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在决策实践中,往往仅凭自己主观臆断,恣意妄为、越权决策、独断专行,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屡屡出现。
领导干部要有勇气,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具备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决策者能否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素质。任何一种决策,都是在一定环境下,按照一定程序,由单个人或多个人集体做出的。决策不仅仅只是一个客观过程,还涉及大量的个人情感以及价值判断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如信息不充分不可预知的因素发生,决策机制不健全等,主观因素如决策者的能力不足,受情绪、成见等影响导致判断失误。因此,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会伴有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利弊得失之间进行抉择,要有勇气,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以群众利益最大化为根本标准,果断拍板决断。坚持科学决策,民主不能缺位
决策者作为单一的个体而言,其力量和智慧总是有限的,要实现科学决策,就必须掌握全面情况,依靠集体的智慧。在当前决策所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实现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这一制度在决策过程中虽具有反馈信息快、决策成本低,决策责任明确,沟通方便等特点,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决策权力制约和平衡机制,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领导干部擅自决策,胡乱拍板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仅凭自己主观臆断,从自己的个人意愿甚至是私利出发,就能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单位的决策。譬如,据媒体日前报道,仅仅由于相信“风水大师”的指点,河北省高邑县委书记崔欣元就用报废战斗机将一条宽阔平整的大马路掐成断头路,这一事件曝光后,作为决策者的崔欣元虽然被处分,但其恶劣社会影响短期内仍难以消除。
由此可见,要实现科学决策,民主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坚持科学决策,就必须坚持民主决策。从当前的决策实践来看,只有发扬民主,才能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只有坚持民主,才能广泛集中民智,才会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因此,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就必须把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民智作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z*参与。
科学决策要求每一位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负有高度责任的决策参与者,把握好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始终坚持决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力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做到凡出台重大决策,都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广泛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建立起重大决策协商和征求意见制度,建立起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制度以及社会公示、听证制度等等,从而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努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以XXX同志为XXX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决策能力建设,要求各级领导机关“树立科学决策意识,健全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保证决策的正确有效”。近年来,湖南省委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坚持把决策建立在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基础上
科学决策,首要的是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精神。这是地方党委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科学决策的根本前提。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必须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这些年,我们在制定各项决策时,坚持反复学习领会中央的部署要求,吃透其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把中央的部署要求与湖南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提出有效的办法措施。
如何根据湖南的实际,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是我们谋划决策的重点。湖南是中部省份,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无论是经济总量、经济质量,还是发展方式,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从宏观层面讲,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工业发展滞后,二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落后。
省委省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在20xx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一化三基”(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的战略思路。这是我们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作出的重要决策。同时,我们还对我省一些关系比较重大的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比如在粮食问题上,湖南作为产粮大省,要为国家粮食生产多作贡献,发展中耕地保有量不能减少,粮食总产量不能减少,决不能以牺牲耕地和粮食换取一时的发展。在生态问题上,湖南生态环境比较好,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科学发展应着眼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根据这些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发展中必须守住粮食生产、生态环境、节能降耗、改善民生“四条底线”。这是立足于操作层面,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化。
这些决策和目标的提出,在实践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20xx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xx年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加4.7个百分点,工业的主导地位迅速提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显著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显现;粮食生产连续4年稳定增产,累计增产90多亿斤;森林覆盖率两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56.1%;节能减排完成预定目标,20xx年GDP单位能耗比上年下降4.4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上年下降3.15%。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持续提高。随着实践的深入,全省干部群众对坚持“一化三基”、守住“四条底线”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把决策建立在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既要坚定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自觉地在大局下谋局部,又要积极主动地搞好局部,支持全局。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从大局出发想问题、谋思路、作决策,并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在宏观调控中寻求发展机遇。在发展理念上,注意克服粗放型经济的影响,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项目建设上,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工作重点上,突出优化投资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强“三农”工作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交通、能源、水利、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
二、努力使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科学决策,至关重要的是要善于审时度势,用全局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近年来,我们在决策过程中,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努力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认真分析湖南在国内外经济格局中的发展方位,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努力使各项决策体现时代要求,反映客观规律。
比如,湖南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发展方式的转变一直受制于体制机制的转变。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将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路子。经过深入调研,并争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们确定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在长株潭城市群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去年底,国家正式批准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我省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创新,科学决策最需要的也是改革创新。实践中,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制定决策的全过程。比如,我们围绕改革发展对干部人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干部人事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明确提出“三个不吃亏”(即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二是加强基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和基层干部培养任用机制。三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创新人才引进和干部交流机制。如落实村干部生活待遇,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到省直机关任职,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大干部跨省互派挂职任职等。这些创新举措,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了干部结构的改善、素质的提高和风清气正氛围的形成,推动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
三、坚持把集中民智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
坚持科学决策,必须坚持民主决策。这些年,我们坚持把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民智作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z*参与。
20xx年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前夕,省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通过互联网、信件、电话等途径征集对策建议上万件,页面点击量达200多万人次,提出的对策建议涉及经济、政z*、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领域,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被吸收到了党代会报告或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之中。由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省第九次党代会成为一次社会参与程度高、民意基础广的盛会,会议确立的“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和一系列发展思路和对策,符合中央的精神,符合湖南的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迅速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并转化为广大群众为之奋斗的具体行动。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对于科学决策的极端重要性,省委更加注重建立健全问政于民的长效机制。凡出台重大决策,都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广泛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建立了重大决策协商和征求意见制度,建立了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制度以及社会公示、听证制度,等等。这些都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科学决策源于对实际情况的透彻了解,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把握。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没有调查不作决策”,力求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有调研成果作支撑。
我省是山洪地质灾害多发省。灾害多发地区又大都交通闭塞、信息不灵、人居分散,灾害来临时很难有效防范,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深入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调查,得出结论:要减少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关键是要确保受威胁的群众能在灾害发生前最短时间内一个不漏地得到预警信息,从而及时转移避险。为此,我们在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御机制,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对于在一些突发事件中需要作出的重大应急决策,我们坚持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在把准摸透情况的基础上,正确决断。今年初,我国南方突发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滞留车辆3万多台、司乘人员10万余人。在这紧急关头,湖南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并作出决定,在实施大救援、坚决打通京珠线的同时,实行大分流,从衡枣高速分流京珠高速湖南段上的滞留车辆,绕道广西进入广东。这一决策对京珠高速全线贯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始终坚持正确把握和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与部分群众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当两者发生矛盾时,首先要着眼于维护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前些年,我省洞庭湖区众多小纸厂年直排废水达上亿吨,导致湖区整体水质下降,渔业资源减少,当地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但关停这些纸厂,每年将减少地方税收4亿多元,还会损害2.1万名企业职工和15万苇农的眼前利益。经过反复权衡,我们感到,关停小纸厂关系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系洞庭湖区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于是果断决定,将湖区236家造纸企业除两家产能、环保达标的以外,全部关停。在关停过程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下岗职工和基层财政进行适当补偿,并出台了保障苇农利益的具体政策。由于统筹兼顾了各方利益,关停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洞庭湖水质由Ⅴ类上升为Ⅲ类,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决策常常伴有风险。这就需要领导者在利弊得失之间进行抉择,要有勇气,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以群众利益最大化为根本标准,果断拍板决断。今年初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在高压电线普遍覆冰30毫米以上、最严重的达160多毫米的情况下,如进行人工除冰,按操作程序是要冒风险的;但如不进行人工除冰,整个电网就有垮掉的危险。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省委、省政府果断选择支持进行人工除冰。尽管承担了一些风险,但最终保证了主网不垮。
回顾这些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决策的过程往往是决策者经受考验的过程,既有对知识、能力的考验,也有对品格、境界的考验。只有把科学的认知能力与坚强的党性原则统一起来,做到既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又敢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甚至不惜承担必要的风险,才能作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决策,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以科学决策推动科学发展
科学决策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科学决策意识,努力掌握科学决策方法,大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在大局中决策。领导干部要着眼全局,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眼光观察问题,密切关注新动向、新趋势,把需要决策的重大事项放在大局下来审视,力求决策起点高、决策视野宽、决策效果好,使决策体现时代要求,反映客观规律。要善于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使作出的决策与大局的要求相一致、目标相协调、部署相呼应,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在调查研究中决策。科学的决策源于对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不能以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为依据。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材料,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决策的“主攻点”。作决策切不可一叶障目、主观臆断、盲目行事,应该瞻前顾后、审慎拍板。“瞻前”,就是要善于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顾后”,就是要具有辩证思维和战略眼光,充分估量前进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冷静对待成绩,清醒分析问题,三思而后作决策。只有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才是科学决策,才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在民主过程中决策。紧紧依靠集体智慧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决策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注意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解民情、听民意,汇民智、纳良谋,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到决策之中。特别是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决策事项,要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在制度监督中决策。靠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对决策过程实施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要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和程序,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要加大科学决策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坚持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健全和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及程序;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建立重大决策评价制度。要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决策过程的全程监督,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和监督程序。要完善科学决策的信息服务保障制度,提高决策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的准确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决策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县域发展的战略全局,决定着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工作实践中,只有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情况明了、系统思考、科学可行、民主集中”的原则,才能做出一系列科学正确的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抓紧解决决策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决策理念不科学。有的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上存在着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违背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不切合实际的目标;眼界不宽阔,思维不活跃,只顾眼前,不谋长远,缺乏科学的态度和周密的部署。二是决策体制不健全。领导干部决策权力过于集中,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独断专行”、“长官意志”、“拍脑袋”等现象比较突出;决策行为受地区和部门利益影响较为严重,使得民主决策流于形式。三是决策程序不规范。个别领导干部靠经验决策,不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不讲过程,不按程序,草率决策、重复决策、错误决策时有发生。四是决策咨询不充分。决策信息和决策需要不对称,容易受专业知识、工作阅历、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制约,咨询论证邀请的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性不强,存在“领导先下结论、然后专家论证”的现象。五是决策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指挥不力,协调不够,执行决策弹性较大;评价奖惩机制不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把科学决策作为最基本的职责,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始终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把实事求是、立足全局作为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为上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赞成的决策。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决策的制定者、组织者、推动者,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刻把握上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用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正确处理好当前形势与长远发展的辩证关系,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认真分析县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着重在结合上下功夫、作文章,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思路和具体措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决策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造福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的目的。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最大的责任就是“保一方平安、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每一项决策、干每一件事情都要想着为群众带来好处和实惠,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把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衡量决策价值的硬性指标,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不断缩小差距,消除不合理差别,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决策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做起,着力解决安居工程、困难救助、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支持广大干部群众各尽所能,保障广大干部群众各得其所,努力推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环境和制度设计,最大限度地让各个社会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把深入调研、发扬民主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环节。科学决策离不开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离不开对重点工作、关键问题的分析思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着力培养眼睛朝下的兴趣和决心,放下领导架子,不能走马观花,要下马看花,坚持到一线工作,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紧紧围绕客观实际和现实问题,把应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有机结合起来,反对贴金抹粉、回避矛盾、虚张声势、相互吹捧。要有探索的勇气和胆略,敢于触及矛盾,敢于创新突破,敢于跨越争先,确保各项决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务实管用,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民主执政的能力,充分发扬民主,克服独断专行的长官意志和按部就班的经验主义,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按照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则,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群众的力量参与决策,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较强,涉及多方利益和事情,要广泛征求老干部、专家学者和各个利益群体的代表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把注重程序、健全机制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各级领导与其他参与决策主体相互配合的过程。要坚持“信息准全、切实可行、对比选优、集体决策”的原则,把科学决策的自身规律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始终,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凝聚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智慧,重点抓好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分析论证、选定方案、指导实施、反馈修订等关键节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需要和可能有机统一起来,综合分析成功的机会和失误的风险,按照严谨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层层量化分解,增强决策程序的包容度和透明度,形成公平、规范、有效的程序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善于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手段,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现效益与潜在效益、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坚决克服决策不计成本和不惜代价的错误倾向,把决策的最大效益体现在形成过程、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注重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协商机制,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要建立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机制。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要建立公示听证制度,建立高效的决策运行机制,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对决策执行情况的目标考核和监督管理,综合运用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手段,不断提高决策的执行能力。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规范决策权限,严肃问责决策失误,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广角度的决策监督机制,确保决策沿着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