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12 页
- 大小:45.55K
为您推荐
- 2024-01-04 04:58:29 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023-09-15 12:24:16 乡镇关于开展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 2023-09-19 13:31:30 机关党总支委员会工作报告
- 2023-09-23 08:39:21 在中国共**泰州市高港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2023-09-10 13:02:07 单位20xx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报告
- 2023-09-30 17:40:34 关于某县红十字会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 2023-09-30 12:14:51 202X年度政z*素质考评报告
- 2023-09-30 11:58:16 202X年度个人述责述廉报告
- 2023-10-02 00:18:54 20xx年XX县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 2023-09-11 02:50:01 关于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调研报告
- 2023-09-28 23:12:43 XX开发区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023-09-15 22:32:00 X县委关于中央巡视整改省市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专题报告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激发创新转型动能
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扬中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潘早云
20xx年xx月xx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扬中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弘扬“四千四万”精神(1),激发创新转型动能,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扬中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镇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抢抓机遇,科学应对考验,锐意改革创新,奋力跨越争先,开创了扬中发展的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再攀新高。20xx年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4位。经济总量稳步提升。20xx年完成GDP47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9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03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30.7%。产业质态提档升级。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获批“全国中低压工程电气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十一五”末增加7.2个百分点。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五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3%,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5亿美元,建成了大津重工、和润粮油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金融生态保持良好。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1家,连续获评“江苏省金融生态优秀县”。
——五年来,我们抓改革、促转型,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先行先试,公布实施“三项清单”(2),建立“一办三平台”(3)政务服务体系,完成镇街区、政府机构和实体化平台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八位一体”(4)运行维护机制成为全国试点,不动产登记“四全模式”(5)在全省推广,形成了一批“扬中经验”。创新实力增强。连续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xx年列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首位。“十二五”期间,累计引进“千人计划”(6)人才21人、“双创计划”(7)人才78人,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等一批政产学研合作战略联合体基本形成。载体建设加快。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连续升档进位,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产业“三集”(8)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建成楼宇产业园55万㎡,扬中“众创时代”加速开启。
——五年来,我们重统筹、抓建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主城+副城+若干中心社区”的发展架构基本确立。城市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了交通、水利、绿化等一系列基础工程,泰州大桥、扬中三桥、新238省道等路网工程竣工通车,奥体中心等城建项目逐步建成。宜居品质进一步彰显。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省级全域验收。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第一个以县级市承办省园博会,充分展示了“水韵芳洲﹒新园林”的秀美景色。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五年来,我们惠民生、促和谐,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同向发力,20xx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65.8%、76.6%和69%。公共服务持续优化。“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取得突破,创成“江苏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整岛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入选首批“全国健康促进县”试点市。“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七连冠”。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全省领先,行政村村委会1公里半径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基本建成统筹城乡的三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五大保险”(9)覆盖率均达到98.9%以上,在镇江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并轨。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事故控制率全省领先,连续获评“江苏省平安县(市、区)”,“太平洲”的美誉更加实至名归。
——五年来,我们正作风、树形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10)及“两学一做”(11)学习教育等专题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力不断增强。思想建设持续深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提炼形成“上善若水、自强不息”新时期扬中精神,开展“立德树人、善行江洲”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党建创新成效凸显。大力实施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工程”(12),开展村级“四有一责”(13)和“三增”(14)主题活动,行政村全部组建党委,提前5年完成镇江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标任务。扎实开展“双型”先进党支部(15)建设,全面推行联系服务群众“四个一”机制(16),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高标准建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绩效全面领先。干部作风不断优化。认真做好中央、省委巡视组巡视配合和整改落实工作,深入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主题活动,全面实施机关效能提升“五大行动”(17),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六度”研判(18),建立干部“考德”机制,出台《鼓励干事创业担当责任豁免办法》,引导领导干部塑造好家风、展示好作风,营造了担当奋进的良好氛围。被评为“全国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示范点”。反腐防线更加牢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惩防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各级纪检组织推进“三转”(19),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扎实开展“清风行动”,严格实施“一案双查”(20),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五年来,市人大依法履行职能,规范化建设稳步提升;市政协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了政z*协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作为、争作贡献,党校、人武、史志、档案,以及各类协会和老年团体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业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历程很不平凡,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兢兢业业、倾力奉献的结果,是广大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德、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持续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扬中市委,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向所有为扬中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五年,我们不仅在形势向好时取得佳绩,而且在困难增多时奋发作为,这为我们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1.必须以党的领导汇聚合力。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营造了心齐力聚、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各镇街区勇挑重担、敢于争先,新坝镇产业智能转型步伐加快;油坊镇以亲情聚合力打造光伏强镇;八桥镇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攀升;西来桥镇重大项目实现突破;三茅街道大力招引智慧型、总部型等新兴产业项目,成为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开发区聚焦新经济、新产业,“第三次创业”全面开启。市级机关各部门优质高效抓服务,尽心尽责促发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在各类重点、难点工作中展现作为,为全市的改革发展赢得了先机。广大企业家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共克时艰,用睿智和毅力展现了创业者的风采。实践证明,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好党建就一定能够促进发展。
2.必须以争先目标激发斗志。过去五年,不管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始终坚持高点定位,用“双提升”战略、“最美扬中”蓝图和“强富美高”愿景,引领全市上下担当奋进、跨越争先。五年中,从全市齐心办园博,到整岛一体谋转型;从勇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首位,到实现“四城同创”(21)的完美收官,无不展示了扬中人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拼搏精神。实践证明,扬中人是敢领风气之先的事业强者,是最富朝气活力的战斗群体,只要全市上下确立共同的价值追求,汇聚一致的发展共识,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属于扬中的荣耀。
3.必须以创新思维引领发展。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先行先试不迟疑,以改革的重点突破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大力推进“扬中制造20xx”行动计划,工程电气产业进入“智能时代”,光伏行业实现平稳运行,装备制造向高端攀升。加快转变拆迁安置方式,实行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推进“零增地技改、围墙内扩能”,不断挖掘扬中发展的“内生空间”。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源动力”,就一定能找准适合扬中的特色发展之路。
4.必须以改善民生温暖民心。过去五年,我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利民、稳定安民,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难题,让每一个扬中人在共建共享中提升幸福指数。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团结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一定能够实现“最大公约数”,赢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为取得的成绩自豪,但没有丝毫的理由因过去的成绩而懈怠。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我市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力度不够、工业制造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招引不多、推进不快,重大项目招引储备不足,开发开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对创新发展的态势,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创新载体在资源共享、要素保障、功能配套、成果转化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部分党员干部抓工作的方式方法难以适应“新常态”的要求,能力素养、担当精神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互联互保风险依然存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同时,少数企业主和市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有所弱化,等等。这些问题警醒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自省自警、奋发图强,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大的作为把扬中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承载着光荣与使命的重要时刻,我们既要回望过去,从“四千四万”精神的传承中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也要革故鼎新,在“强富美高”建设的进程中激发转型奋进的豪情。
以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为核心的“四千四万”精神,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扬中“供销员经济”的发展,是扬中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精神特质的第一次升华。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扬中人求富思变、求强思进,牢牢地把握住每一次难得的机遇,历经大桥、大堤、大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成就农业县向“工程电气岛”“光伏太阳岛”的华丽转身。在这过程中,孕育了“众志成桥、诚信博大、上善若水”这些烙印着时代特征的扬中精神。这其中,“自强不息”始终是永恒的内核,“四千四万”始终是不变的旋律。
今天的扬中,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一路波澜壮阔,一路披荆斩棘。在这段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中,“四千四万”精神是一代代扬中人积累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凝结着全体扬中人情感共识的“精神图腾”。当前,“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我们正向着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的目标迈进。在这个新的时空背景下,我们的发展基础、发展方式和面临的形势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的经济发展正在实施以创新驱动为主线的转型提升;我们的市场格局也迎来以品牌取胜、质量取胜的新时代;我们的创新创业呼唤着“合作、共赢、责任、担当”的企业家精神。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既要让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发展意志牢牢扎根,又要让自信自强、创新创优、善作善成融入“四千四万”精神的血脉,成为扬中人最鲜明的精神品格。这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初心。全市上下都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从“四千四万”精神中汲取新的营养,激发新的动能,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开创扬中更加美好的未来。
1.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必须磨砺战略眼光,在抢抓机遇中激发新动能。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欧洲工业4.0和美国制造业再回归等战略的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正在释放出叠加效应。我们必须精准把握国内外发展的重要趋势,准确把握扬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化“共性机遇”为扬中的“个性支撑”,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崛起。
2.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必须提振创新激情,在加速转型中增创新优势。“四千四万”精神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总能以不同的时代内涵激励扬中人奋勇前进。在当前的新常态下,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绝不能以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去看待新事物,绝不可用传统创新、碎片创新去研究新问题,必须把“四千四万”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在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创新型服务的各个方面,聚合“尖端创新”与“万众创新”的强大能量,把扬中每一个创新的因子都充分激活起来,全面构筑“十三五”创新转型的坚实基础。
3.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必须永葆进取意识,在克难奋进中开创新局面。今年以来,“扬帆‘十三五’、开启新征程”大讨论大推进活动的开展,为全市的创新转型找出了短板,每个人都应当强烈地感受到压力和挑战。我们不讳言自身的差距、不足和短板,但更要以寝食难安的意识确定更为高远的目标。在“强富美高”新扬中的建设中,只要不断强化“五大发展”理念(22),从创新链、人才链的打造上狠下功夫,在重大项目招引、生态环境保护上双向着力,在城乡环境改善、民生事业提标上精准施策,我们一定能够让“江中明珠”成为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今后五年,扬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XX领导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四个全面”(23)战略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创新转型动能,着力打造活力充沛的创新之城、多元融合的开放之城、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富裕和谐的幸福之城,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而努力奋斗。
——创新之城,就是要弘扬与传承“四千四万”精神,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xx年,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比重达7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3.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培育形成以创新转型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开放之城,就是要坚持开放和合作并举,引资和引智并重,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总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24)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到20xx年,力争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达36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达7.5亿美元,初步形成企业国际化、市场多元化、人才高端化的开放发展体系。
——生态之城,就是要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亲。到20xx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地表水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达70%以上,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以上,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400MW以上,绿色可再生能源应用占比达33%,建成“绿色能源岛(太阳岛)”(25),扬中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幸福之城,就是要建立老百姓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推动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到20xx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以上,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5人,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3.1平方米,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三、今后五年的战略重点与关键举措
主要就是实施“五项工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态全面提升。
(一)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打造创新发展的最强引擎。
大力培育创新企业。重点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大中型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国家级研发机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或主导国家标准制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和“小巨人”。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26)和中小微企业创新工程。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中小微创新型企业集群。
加速集聚创新人才。探索新的人才合作模式,鼓励采取股权(份)奖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人才合作,加大科技成果的分成比例,真正让高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使更多优秀人才成为扬中“城市合伙人”。积极推进落实“金山英才计划”(27)“江雁计划”(28),同步制定完善全领域、多举措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科技、高端产业、教育、医疗、管理等领域的紧缺人才。加强对“创二代”和蓝领技工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完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合作体系,推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人才、产业、金融等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
建优做强创新平台。经济开发区要充分整合和叠加岸线、区位、产业和载体优势,积极探索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临港产业的引领区、创新资源的集聚地,确保创成国家级开发区。高标准建设江苏省扬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国家对高新区“五位一体”(29)的定位,健全组织架构,完善配套功能,优化运作模式,提升综合实力,努力跻身江苏省级高新区“第一方阵”,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提标升级产业“三集”园区,加强“四平台、九模块”(30)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吸纳承载能力,继续保持镇江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打造一批开放式、高效率的科创中心、创客空间。加强各类科技研发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加快北京大学扬中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复旦科技园扬中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平台的成果转化,努力建成一批全省领先的新型研发机构。
优化提升创新环境。扎实开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强高端产业的集聚、扶持政策的供给、创新氛围的营造,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融合的产业“特色小镇”。其中,重点依托滨江新城,综合资本、人才、技术、项目配套,延展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规划建设以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梦想小镇”。新坝镇、油坊镇要放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高端发展优势,聚焦爆发力强的重大项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打造形神兼备的“特色小镇”。其他镇街区要依托产业特质、区位优势等不同的个性特征,扎实做好功能定位、规划设计、投资主体招引,有序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二)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培植转型提升的先发优势。
调优产业体系。推进落实“主导产业升级计划”,加快工程电气和绿色能源产业“两化融合”(31)、跨界融合进程,整合市场、产品、技术资源,不断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致力在系统集成、核心元器件研发生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绿色能源岛(太阳岛)”建设为抓手,拓展新能源微电网市场,推动新能源产业集成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种船舶、高端海工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深入实施“新兴产业扩张计划”,有序推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扩张。推进落实“现代服务业引领计划”,大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商务咨询、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创意旅游、生态旅游、体验旅游、乡村休闲游和现代农业观光游为主导的全域旅游,确保“十三五”末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8%,旅游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0%。推进落实“现代农业培育计划”,加快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物联网、农村电商等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
扩大有效投入。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要聚焦重大项目,立足扬中产业基础,积极把握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的战略布局,紧盯世界500强和国企、央企,采取股权投资、技术合作、企业并购等多种合作模式,引进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大项目。要善于谋划培育项目,着眼于优势企业和产品的整体扩张,及时对接企业需求,统筹协调资源配给,创造有益于本地企业“再成长”的优良环境。要提高投入质量,引导企业家进一步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在科技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上扩大投量、加快投速、提升投效,促进更多社会资金转化为创业资本,形成新一轮创新业创大业的浓烈氛围。
提高发展品质。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引导企业培育“工匠精神”,注重精益化制造,专注品质,做精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着力打造更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大力实施产能优化战略,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重组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处置“僵尸企业”,推进化工企业关停并转,逐步实现产业的轻量化、清洁化发展。大力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优化政务服务,帮助企业减轻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财务、物流、电力等经营成本,为企业健康发展创设更加舒心的环境。
加速开发开放。健全开放服务体系,把口岸功能完备作为扩大开放的龙头工程,加快港口腹地联动开发,进一步完善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口岸开放联检综合平台建设。对接争取国家大宗商品物贸布局,建设综合保税仓库,积极筹建综合保税港区。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园,引入临港开发产业基金,为提升开放水平提供资本支持。支持和鼓励优质企业以直接投资、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更大步伐“走出去”,提升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大优质资本“引进来”的力度,鼓励本土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股权收购等方式与国内外优质企业开展合作。
强化资本保障。加快企业上市梯队建设,全力推进新三板挂牌,积极推进上市转板,提高企业上市质量。充分利用各类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融资工具发行规模。吸引股权投资机构进驻并服务我市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并购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重点企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重组整合。推广运用PPP模式(32),拓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加快地方金融发展平台建设,按照“政府导向、市场运作”原则,打造以金融投资为主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公司参与上市企业的股改工作,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壮大投资担保公司、小微企业还贷周转金的规模,有效缓解企业互联互保风险。
(三)实施生态优化工程,彰显精致秀美的城市特质。
优化城乡空间。加快推进“多规融合”(33),促进生态、生活和生产协调发展。主城区借助扬子新村旧城改造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有序更新。滨江新城重点打造高端商务、总部研发、科技孵化、文体娱乐等现代生态居住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适时启动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服务岸线开发,激活腹地资源,支撑临港产业发展。落实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加强城乡生态治理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化保护网络;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整岛生态安全。创新城市建设投资模式,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用足用好用活国家金融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实施358省道延伸段,238省道八桥、西来桥段及沿江环岛公路等工程,完善城乡路网系统,提升交通出行能力。加快实施水电气基础工程,提升城市综合配套能力。以智慧停车等项目建设为切入口,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和市级大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格局。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大查违拆违力度,提高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管理水平。
彰显岛城特色。加快实施“金屋顶”计划(34)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深入开展“绿色低碳示范村(社区)”创建,建成全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深化“八位一体”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到20xx年,基本完成农村居民点建设,建成3个美丽宜居小镇、8个省级美丽乡村、20个镇江市级美丽宜居村庄。扎实推进“五水联治”(35)行动,大力度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统筹开展“海绵城市”(36)项目试点;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步伐,实现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处理的长效化、常态化;分年度实施骨干河港整治,加快出江双向泵站建设,有效解决内河内港排涝不畅等问题。提标建设环岛江堤,打造百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大堤,一体化建设生态、旅游、体育、文化工程,形成由水域、湿地和林带组成的自然生态屏障和休闲观光长廊。
(四)实施文化提升工程,建设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
优化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标准建设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真正让文化融入老百姓生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深入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统筹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书香扬中”建设,支持各类资本新建实体书店,加强阅报栏(屏)、书报亭标准化推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方便公众的阅读服务场所。到20xx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居民综合阅读率均达到90%以上。
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对新型文化业态的引导培育,重点实施“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休闲旅游”等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培育项目,促进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鼓励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河豚文化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证券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到20xx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6%,逐步使文化产业成为扬中经济的重要组成。
塑造城市人文魅力。以提高人的素养为目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树先进典型,发挥模范作用,倡树识大体、顾大局、有大爱的社会风尚,营造崇德向善、明礼诚信的社会氛围。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培树文明新风。加强新媒体建设及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和网络舆情。
(五)实施民生提标工程,构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提高农村发展水平。落实协调发展理念,补齐村级经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稳妥推进农民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规范引导农村产权有序流转,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活力。到20xx年,全面消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50万元的经济相对薄弱村。
优化公共服务层次。加快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完善“金保工程”(37),稳步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实现社保卡“全覆盖”,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困难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建立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施健康扬中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多元合作模式,加大对专业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培植和供给,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本地医疗护养水平。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融合,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机构,确保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5张以上。
强化平安法治建设。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矛盾预警、应急管理、群众工作等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努力实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深化“平安扬中”“法治扬中”建设成效,在国家法治、基层自治、多元共治、网信联治等方面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操作的“扬中经验”。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以XX领导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党要管党的主责意识,更大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强富美高”新扬中建设的中流砥柱。
1.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创新、创业、创优。进入“扬帆‘十三五’、开启新征程”的大推进阶段,我们要用党的创新理念引领发展,用党的先进理论增强自信,全力跑出新的发展加速度。要充分锤炼党性。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党性锻炼,推动XXX党规党纪、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全市广大党员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恪守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满腔热忱,不断提升政z*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努力振奋精神。持续深化“扬帆‘十三五’、开启新征程”大讨论大推进活动,以“创新实干开新局”系列宣传为载体,深度发掘和弘扬新时期“四千四万”精神内涵,去萎靡之风,扬奋进气势,大力补短板,快速抓落实,让新时期的“四千四万”精神焕发出新的光彩,释放出新的动能。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主流宣传、舆论宣传和网络宣传,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要汇聚各方合力。加强市委自身建设,支持人大组织依法监督,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打造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建龙头带动作用,围绕增强政z*性、先进性、群众性,推动党群联动联建。牢牢把握统战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画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的最大“同心圆”。
2.强化组织保障,激励率先、争先、领先。深入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六强六过硬”(38)的先锋堡垒,做强一批独具扬中特色的党建品牌,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应。要优化整体功能。以“双型”先进党支部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法治惠民镇村行”,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守法;积极开展效能提升“五大行动”,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一心一意服务项目、诚心诚意服务基层、真心实意服务发展。要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督促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恪守“责任清单”,严肃管党治党责任,务实践行民主集中制,带头参加党内活动,打造为民务实、作风过硬、清廉自律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持续深入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专项整顿行动,健全基层干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优化干部结构,配强基层班子。要激发先锋活力。试行党员“先锋亮绩、积分管理”制度,深化拓展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工程”,支持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健康发展,为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环境。全市广大党员都要在创优服务、富民强村、精准扶贫以及企业党建等各个战场争先当强、创新创造,让基层党组织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汇聚成推进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强化队伍建设,倡导谋事、干事、成事。全市各层各级都要把“担当实干”作为事业信条、人生准则,推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蔚然成风。要用导向激励担当。严格落实“20字”好干部标准(39),注重在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点工程督查考核中研判干部,推动一批政z*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探索实施“能上能下、上下贯通”的干部任用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鲜明导向。要用严管体现真爱。对照干部管理“五个要”(40)的要求,完善深化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以及“三责联审”(41)等制度,丰富拓展干部监督进社区活动内涵,构建严爱相济、约束激励并重的干部工作新格局。开展“解放思想、坚定信念”系列培训活动,有效发挥网上党校的在线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战略眼光、宏观思维和领导水平。选派优秀干部赴招商选资、“五水联治”、项目建设、基层一线历练打磨,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干部培养体系。要用责任倒逼压力。强化项目至上、实干争先的发展导向,建立进位奖励、退位处罚、末位重罚的考评考核体系,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确保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压力。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都要把发展责任扛在肩,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回头看,推动各领域工作提档升级。市委将严格兑现《责任豁免办法》,旗帜鲜明地为勤勉工作、勇于担当、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全力激发全市上下升档进位、争创一流的激情斗志,不断把扬中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4.强化正风肃纪,实现勤政、廉政、善政。要保持狠抓的勇气、严抓的耐心,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让干净干事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要固清正之本。抓好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严格贯彻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42),督促各级党组织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把管党治党责任链打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大督查机制,用好党委巡察“利剑”,严肃查处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等问题,巩固“两级三层”惩防体系(43),筑牢防腐拒腐的制度防线。要扬清新之风。坚持以案明纪,深入宣讲党规党纪、准则条例,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坚决挺纪在前,恪守政z*规矩。突出“孝”“廉”主题,丰富拓展干部“好家风”活动内涵,倡导清廉自守、崇德尚善的价值追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坦荡真诚地与企业接触交往,既恪守清白、纯洁的交往之道,同时,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又要敢于作为、靠前服务,着力构建“亲”和“清”的政商关系。要强清廉之基。时刻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聚焦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等问题,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44),强化“失责必问”,严格“一案双查”,“零容忍”推进正风肃纪,全力营造清正、清廉、清明的政z*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又一个充满希望的五年已经开启,每一个扬中人都是改革的探路人、时代的创造者、发展的主力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