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12 页
- 大小:49.23K
为您推荐
- 2023-09-22 10:41:44 关于巩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的报告
- 2023-09-27 16:36:05 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报告
- 2024-01-23 02:03:39 某团委书记20xx年个人述责述廉报告
- 2023-09-19 14:55:49 县政协委员述职报告
- 2023-09-16 02:30:28 XXX分公司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023-10-23 19:38:52 校长述职述廉述德报告
- 2023-09-13 20:05:22 20xx年机关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023-09-13 21:52:05 公司开展“廉洁教育月”活动情况报告
- 2023-09-14 13:56:47 县长在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的讲话(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23-09-21 08:46:38 检查组对医院党委书记的评价报告
- 2023-09-29 09:00:44 国企20xx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报告
- 2023-10-09 15:34:48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推进“四个全面”践行“五大理念”
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吴江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梁一波
(20xx年xx月xx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中国共**成立95周年之际,中共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了!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XX领导XXX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二届党代会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五大理念”,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选举中共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和中共苏州市吴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出席中共苏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加快“强富美高”新吴江建设进程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受中共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全力攻坚克难,谱写发展新篇
市第十二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发展群策群力,变化有目共睹的五年。五年来,区(市)委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集体领导、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完成“撤市设区”工作,确立“四五六”战略,实施“1058”工程,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奋发作为、开拓进取,千方百计抓机遇,统筹兼顾解难题,聚焦重点创优势,精准施策补短板。五年来,全区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城市建设波澜壮阔,生态环境加速优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足,重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面貌发生系统性变化,薄弱环节得以大幅度改善,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五年来,我们较好完成了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加快了争先进位步伐,在经济、政z*、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x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4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1.5倍和1.6倍;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1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130亿美元,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7:52.2:45.1;服务业新业态加速形成,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8.1个百分点;主导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提速,智能工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4.66件提高到23.1件;人才总量突破23万人,目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达到47人;上市企业累计达到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载体能级持续提升,太湖新城进入发展加速期,省级汾湖高新区、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吴江综保区成功获批,省级吴江高新区加快建设,东方丝绸市场市场交易额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国家级;高起点规划建设苏州湾科技城、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科技、特色载体。资源集约持续强化,盘活存量成果丰硕,“多规融合”和“三优三保”全面推进。
民主法治展示新气象。坚持完善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切实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区(市)委全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发展大局依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府务实高效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职能。做好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等工作,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重视发挥老干部的优势和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抓好党管武装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创建“五连冠”。强化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在省市各类测评中均在90%以上,连续五年获评省级平安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法治创建先后获评省级、国家级先进单位。
文化文明呈现新亮点。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强化融合和提升,挖掘文化资源、梳理文化脉络、定位文化特质。吴江运河古纤道作为重要遗产点,随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吴江已拥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黎里、震泽镇成功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同里一道构建了吴江三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集群,并一道列入江南古镇申遗名录;社科理论、文艺创作和社会学、国学等领域的影响力增强。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媒体原则,集聚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提高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文明活动,建成用好公民道德馆、乡风文明馆等场所,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弘扬吴江厚道淳朴、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
社会民生开创新局面。五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9%;村级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3%。着眼城乡统筹,着力普惠民生,实施总投资430亿元的“1058”工程,10大民生实事工程、5大交通工程和8大生态文明工程均较好实现计划目标,松陵老城改造、各区镇老街改造、黎里古镇和震泽古镇保护、学校建设等方面,已使群众广泛得益。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按三级综合标准新建苏州九院和吴江中西医结合医院,养老服务快速发展,“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基本建成,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省首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承办多项国家级以上大型品牌赛事。完成城乡社保“三大并轨”,逐步实现医保与苏州接轨。建立全国首家县级智慧交通研发中心,智慧交通吴江模式推广至湖南、贵州等省市;公铁水空全面推进,大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交通网络更加立体便捷高效;公交发展便民惠民,与苏州全面接轨。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基本实现路、电、水、气、环保、信息等“六网”进村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
生态环境实现新提升。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的全过程,单位GDP能耗下降明显,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积极推进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治理,完成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水面“三网”整治拆除,实施“畅流活水”工程,基本建成东太湖百里自然风光带,率先在苏州范围内实行雾霾预报。落实“四个百万亩”任务,部分生态公园精彩亮相,绿化建设稳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两年任务一年完成”,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科学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力推进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全面实施黄标车淘汰更新,加大投入新能源环保车型,城区公交全面消除“黑尾巴”。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同里湿地公园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示范湿地公园,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突出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XX领导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政z*思想建设和理论宣传教育,推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增强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建立健全“动议比选任用”工作机制,稳妥实施年轻干部“一线工程”,推进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工作,完成多项专项整治任务。深入实施“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抓好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转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完善配套制度,层层传递压力,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及时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营造了勤政廉政的浓厚氛围。
五年来,机关部门大力践行“马上就办”,区镇积极投入结对竞赛,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有力推动了发展优势构建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驾驭发展水平和服务发展水平。特别是吴江开发区(同里镇)在产业结构优化、智能工业发展和大力集聚欧美先进制造业企业方面;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在支柱产业培育、高新企业引进和构建特色园区方面;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东方丝绸市场业态提升方面;太湖新城(松陵镇)在提升城市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促进财税增长方面;平望镇在扩张经济总量方面;震泽镇在深化建制镇示范试点方面;七都镇在塑造文化品牌方面;桃源镇在发挥生态优势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各地和全区新一轮发展,夯实了基础。
过去五年的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们坚持把握大局,把贯彻中央、省市委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到推进“四五六”战略的生动实践之中;坚持围绕中心,确立“先进制造业立区,现代服务业兴区”理念,强化经济建设不动摇,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创新驱动,重视技术、人才、产业、资本的融合,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区镇合一”,探索重大试点,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普惠民生,高效推进“1058”工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让群众共享成果;坚持自觉自信,敢于直面不足,勇于担当责任,善于争创优势,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发展活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离不开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和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帮助,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各方朋友的亲密合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吴江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尽管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但经济增长压力依然不小;尽管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但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还不够快,新兴产业亟待做大做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尽管改革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但全面改革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尽管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尽管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逐年提高,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尽管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还有一些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尽责担当意识不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握发展大势,明晰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吴江构建新一轮发展优势的关键期,也是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当前,经济生态、政z*生态、社会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工作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围绕中央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判断,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牢牢抓住用好国家推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抓住用好国家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抓住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抓住用好长三角城市群和苏州大城市建设的机遇。我们要高度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深刻认识到以往充分得益于低门槛、低成本支撑的大周期,已经不能持续;新一轮向技术高端、产业高端发展的大周期已经到来;这种周期的变化是发展形势和经济规律决定的,必须主动超前顺应,下决心推动传统动能改造和新兴动能培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新陈代谢、优胜劣汰。我们要高度聚焦城市能级提升,深刻认识吴江城市的定位、功能和责任,全力打造苏州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我们要高度聚焦发展格局优化,深刻认识存量低效资源价值,以长远眼光促进资源科学集约利用,为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我们要高度聚焦补齐发展短板,深刻认识发展根本目的,继续集中力量有序推动各个领域不足和薄弱环节的改进。
我们必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抓“热点”、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树“亮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在要求、绿色为必要条件、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本质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和检查各环节,全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新形势下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XX领导XXX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要求,持续实施“四五六”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区和现代服务业兴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各项建设,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上迈出坚实步伐。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装备制造业产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左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法治成为吴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充分展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现实模样,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紧扣“强富美高”,率先全面小康
今后五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发展要求,及时比对小康标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区,聚焦关键领域、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一)全力推动“经济强”。认真贯彻创新、协调、开放理念,遵循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大逻辑”,注重研判形势,注重引导预期,坚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力营造吴江发展的“小气候”,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更加强化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更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大力推进技术攻关,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大中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扶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协同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出品牌”。激活各种创新要素,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大力加强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工人。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全方位的创业投资,促进科技与金融更好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支持企业上市。强化创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构建促进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创新贯穿各项工作,让创新在全区上下蔚然成风。
扎实落实五大行动。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行动,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相结合,推动结构性改革要求贯彻到各个领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显著改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给体系。确保到“十三五”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显著提高,实现经济发展高水平供需平衡。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先进制造业立区、现代服务业兴区”,全面加快融入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着力构建四大千亿级产业并驾齐驱、鼎力支撑的新局面。全面加强产业招商、配套招商、科技招商,着力提升招商能力,强化跟踪服务,强化考核激励,全力促进项目落地和投产,实现新兴产业项目、重大项目引进新突破,加快产业集聚和特色错位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工业发展,加快现有企业智能化改造,着力在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应用和智能管理等方面形成集聚优势;完善新兴产业产业链,促进集群化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向“四化四商”发展,大力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智能化、经营国际化、营销网络化,鼓励支持企业向品牌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工程承包商、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促进外贸优进优出,扩大一般贸易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重点发展九大类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税源型、人才型、平台型、功能型企业集聚,加快向都市型产业转型,加快网络经济发展,推进市场采购试点,发展跨境电商,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5位;推进农业综合功能利用,实现从生产向生活生态、从物质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优化提升“四大主导产业”,推进“一核七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现代农业园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提升载体能级。六大载体要继续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压仓石”和示范区功能。推进吴江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综保区建设发展,加快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打响欧美高端制造业企业集聚区品牌,引领全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汾湖高新区、吴江高新区创新发展、争先进位步伐,入围省级高新区前五强,汾湖高新区实现晋升国家级目标;努力探索和实践“互联网+纺织业”发展模式,推动吴江高新区在纺织业电子商务专业化、系统化和市场化方面形成新竞争优势;加快太湖新城产城融合步伐和核心区崛起,增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实现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5A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合力建设苏州湾科技城,加快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园、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金融、电商、新型食品、物流等领域的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科创园、清华汽研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研究所、西安交大科技园、东华大学技术中心、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科技、特色载体,立足区域优势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全面提升产出贡献。
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以“多规融合”为引领,以“三优三保”为抓手,加强全区统筹,持续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盘活存量低效资源,激活农村要素市场,科学规划实施新一批重大功能型项目,注重共享社区、创新园区、魅力风貌和休闲网络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太湖新城与吴江开发区要围绕生态、商务、文化、科技的新城定位,加快联动发展,掀起大发展热潮;推进太湖新城围绕核心区域梯度南向拓展,推进吴江开发区细分、做强功能区域,充分释放发展潜能。汾湖高新区和吴江高新区要加快两大城市副中心建设,更加主动对接上海、辐射周边,提升集聚集约效应,增强发展配套功能和承载能力。七都镇要强化临湖优势,加速融入东太湖生态旅游发展大格局。平望镇要把握枢纽优势,充分谋划、挖掘和培育发展支撑点,加快“中部”崛起。震泽镇要立足试点优势,形成可借鉴推广的建制镇发展经验模式。桃源镇要利用地缘优势,主动对接乌镇,创造条件“借梯上楼”。按照融合发展、社区居住、产业集聚、文化保护四种主要导向,全面实施被撤并镇建管提升工程。着眼苏州城市布局和吴江长远发展,落实同城发展、融合发展、引领发展“三步走”。科学用好轨道交通资源,积极推进沪苏湖铁路、通苏嘉铁路、苏州湾1、2号隧道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拓展发展新空间。
大力优化政策服务。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能力,全力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充分用好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变形、不打折扣,确保“一项政策促转型”效果最大化,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引领,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行政审批“一窗式”服务,打造更有效率的政务生态系统。深入分析研究产业趋势和市场供需,创新思路化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资金、投资渠道、发展理念等一系列瓶颈。全面把握企业运行的状况,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注重典型引领,乘势而上引导推动广大企业发展提升。警惕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加强监测和分类处置。
(二)着力加快“百姓富”。认真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巩固基本性、增强普惠性、提高均衡性,顺应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城乡居民普遍增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争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大力提升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宅基地确权等工作,继续实施好村级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完成“1058”工程建设任务,继续务实统筹未来民生发展预期,明确范围标准,完善投入机制,加大供给能力,补短板兜底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打造城乡居民普惠便捷优质的生活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突出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力促进苏信学院建设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养,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开展各区镇书场、广场、菜场、市场和球场“五场”建设,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多元供给机制,鼓励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贯彻人口发展战略,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稳步提升待遇水平和强化制度衔接为重点,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更加公平更为可靠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总体融入苏州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提升区级统筹水平,加大困难人群大病救助力度,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兜底保障,强化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统筹衔接。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企业家慈善捐助与点对点帮扶相结合的衔接机制和鼓励政策。创新住房保障机制,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货币化补贴方式探索。
(三)倾力打造“环境美”。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强生态空间源头管控,严守生态红线,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决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全域化推进生态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和优化环境质量,提升城乡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鼓励发展低耗能、低污染和高科技含量的先进生产能力,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投资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企业清洁生产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确保“四个百万亩”动态平衡。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绿色建筑,发展城区绿色照明,实施居住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按照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配置智能化、能源消费电气化导向,推进同里“新能源小镇”建设,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用能模式,打造苏州绿色发展的“金质名片”。倡导绿色消费,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各个环节全面落实节约管控措施,力戒浪费。鼓励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公交车辆的占比。
大力加强污染防治。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大水、大气、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对重点湖泊、自然湿地、水源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实施东太湖综合整治后续工程,完成“畅流活水”工程,巩固“三网”整治拆除成果。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工业废水废气污染治理,大幅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严控农业面源污染,严控扬尘污染,强化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防控。依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大垃圾分类宣传管理和回收工作,加快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确保镇镇建有垃圾转运站并运转良好。
大力优化城乡环境。全力维护好东太湖一类空气、二类水的宝贵生态环境,全面建成东太湖百里自然风光带,更好展示太湖美,构建更多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空间。全面开展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完善配套设施,突出长效管理,提升特色内涵,着力整治环境盲区和死角,着力解决一些区域长期脏乱差的问题,不断优化城镇环境面貌。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提高污水接管率和有效处理率;狠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一般村庄的治理。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强化村庄建设管理,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规模适度、环境优美,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美丽乡村。
(四)努力促进“社会文明程度高”。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引领,建设文化强区,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紧紧围绕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强,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挖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优势,结合历史传承、时代要求,落实城市文态规划,注重依托三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全力推进三大古镇联合“申遗”,充分展示盛家厍历史文化街区风采,加强历史老街保护,在城市城镇建设发展中打造古今结合的“双面绣”。保护传承好南社文化、国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宝贵遗产,打造吴江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标志。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优化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带动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品级和文化旅游产业能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结合“智慧吴江”建设,全力打造“平安吴江”升级版,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协调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大联动”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综治网格化管理实效。深入推进“政社互动”和社区减负,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专业监管体系,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大诚信建设力度。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加速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扩大范围、创新方法,推进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强政府行政透明度,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营造诚信市场环境。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诚信吴江网”为载体,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诚信规范。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促进开放、动态、透明和便民。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和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既定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扎实推进各领域改革。承担改革任务的地区和部门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要进一步健全改革督察机制,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一”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总结提炼改革做法和经验,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打造具有吴江特色的改革品牌。完善改革决策和工作机制,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强跨部门、跨领域重要改革事项协调工作。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发展环境。我们必须全面推进法治吴江建设。以建设法治型党组织为引领,深入推进法治吴江的创新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自觉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大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落实重大决策法定程序,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依法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构建行政监管、信用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努力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1+8+X”三级法治联创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法律顾问进村(社区)工作,完善法治惠民实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理念,拓展法治文化建设内容形式,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使我区法治文化品牌更具影响力。
四、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强大合力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为关键,围绕思想教育、党内生活、干部管理、作风改进、组织强化、制度治党、惩治腐败和落实责任“八个务必从严”要求,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区提供根本保证。
(一)深化思想政z*建设,不断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促进党员干部凝神聚力,守住护好建党、强党、兴党的生命线。强化“四种意识”。对党绝对忠诚是根本政z*要求和最重要的政z*纪律。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政z*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z*上行动上同以XX领导同志为XXX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不阳奉阴违、不妄议中央,不拉帮结派,不搞团团伙伙。切实加强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z*建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自觉做到对党忠诚始终如一,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使之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认真学习XXX党规、重温党史,认真学习XX领导XXX系列重要讲话,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入脑入心、反躬自省。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自觉运用理论指导改革发展实践,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负总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正确判断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宣传部门和相关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抓好关键点,守好各类阵地,发好主流声音,管好重点群体,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和网络舆论引导水平,广泛集聚正能量。
(二)深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奋发有为的先锋团队。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管好干部,打造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才能创造新的辉煌。严把选人用人关口。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落实“动议比选任用”选人用人机制,从严把关。围绕增强整体功能和合力,坚持老中青结合的梯次配备,选配好优秀年轻干部,统筹考虑女干部、党外干部选拔配备,改善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稳妥推进干部交流。持续加强干部教育。着眼“十三五”发展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发挥党校阵地作用,探索教育新模式,构建多元化培训格局,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前导性、针对性、实效性。围绕中央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开展党员干部轮训,抓好新一届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悟得透中央精神、看得清发展大势、谋得好发展全局、抓得住主要矛盾、解决好突出问题、聚得起前进力量,更好地服务吴江改革发展实践。完善约束激励机制。以《中国共**问责条例》为抓手,用好“问责”这个从严治党的利器,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实从严管理干部。扎实推进新提任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省级试点工作,强化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监督。完善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做到优进庸退、能上能下。大力提拔使用敢于担当、勤于履职的干部,为主动担当、敢闯敢干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深化“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把党建融入发展、融入民生、融入区域、融入群众,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筑牢在基层一线的执政根基。提升党组织功能。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落实镇党委、机关部门党委(党组)议事规则,村、社区党委工作细则以及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制度等规定,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化水平。完善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长效机制,落实行政村、社区“三规范”,深化党代会常任制省级试点、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和群众市级试点,夯实“两新”组织党建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z*功能和服务功能,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建强带头人队伍。认真抓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书记的选配,健全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村干部报酬待遇稳定增长机制和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完善任期目标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和党性锻炼,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以新一轮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作为抓手,强化下派第一书记跟踪管理和作用发挥,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加快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步伐,落实聘任管理,激励大学生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深化中组部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工作,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标准,严格党员入口关,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党员积分考核,创新党员教育方式,丰富党员教育资源,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稳妥、规范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落实从严管理党员各项要求。
(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到作风建设永不止步,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严明党的纪律。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坚持“他律”和“自律”双向发力,以贯彻执行《中国共**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纪律处分条例》为抓手,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有机统一,真正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严肃党内政z*生活,更加自觉尊崇XXX,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切实坚定政z*立场、维护党纪权威。狠抓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坚持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正本清源、立根固本,防微杜渐、艰苦奋斗;严格党内生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凡事讲认真,行动有担当,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清风行动”,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从严整治履职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行为,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抓党风政风,促社风民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强化反腐倡廉。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之贯彻到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领域和各项工作之中。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过程,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力度,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成效,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z*清明。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激发全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要大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能,推动全区人大工作和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要全力支持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更好开展政z*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要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武装、双拥工作,创新群众工作路径,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同志们,吴江的发展正处于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历史关头。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紧密团结在以XX领导同志为XXX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各项部署,以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心、坚实的作风,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只争朝夕,不断加快争先进位步伐,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吴江而努力奋斗!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