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4 页
- 大小:12.57K
为您推荐
- 2023-10-04 01:24:46 20xx年关于我市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2023-10-02 22:12:30 20xx年关于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情况调研报告
- 2023-09-18 11:35:35 建立干部监督“五位一体”体系调研报告
- 2023-09-24 17:59:03 市电梯安全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 2024-02-10 00:12:33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2023-09-14 04:37:54 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 2023-10-04 00:46:24 在20xx年党委(党组)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上的讲话
- 2023-09-22 16:19:16 调研 _ 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 2023-09-21 10:11:13 关于全县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2023-10-01 01:56:59 某G安分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 2023-09-23 23:20:07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 2023-09-19 17:02:21 在市×局“3+1”民生事业专项行动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市政协关于合理布局城区中小学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XX领导XXX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指示,推动中央、省、市相关部署落地落实,助推我市城区中小学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市政协近期围绕“合理布局城区中小学建设”深入到*区……,以及筹建中的*区*小学、*学校等地开展调研,听取情况介绍,同步收集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XX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X领导XXX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全力以赴优化资源配置,持之以恒改善办学条件,动员全市上下更加重视教育、关心支持教育、共同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在推动主城区中小学建设方面,先后编制《*市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通过扩容工程、置换工程、提质工程,在主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所,新增校舍*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班*个,提供学位*万个,推动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但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市在建市初期采取企业办学和市政办学“双轨并行”的模式,主城区中小学多分布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二胎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增加,主城区中小学附近的住户逐年累增。企业办学移交市政以后,主城区中学以市教体局办学管理为主,小学以各区办学管理为主,有限的基础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市内*区中小学普遍存在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师资不匹配、经费不宽裕等问题,“大班额”“择校热”等现象日益凸显。如,光明路小学、体育路小学、*区实验小学等,受《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制约,在总面积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无法改建成高层建筑,学位严重不足。又如,建设路以南、*以北、开源路以东区域,没有一所市直初中,*路以东、建设路以北、矿工路以南区域只有一所初中——市十六中,与区域内的高人口密度不相匹配。
二、意见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调整布局规划。一是注重总体规划。以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等市级层面的总体规划为引领,坚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适当超前、统筹规划的原则,科学测算区域学校学位需求,制定我市城区中小学建设专项规划,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二是合理调整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满足需求,初中相对集中形成规模,高中优化配置面向全市”的思路,完善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努力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与各区域的发展方向、速度规模、结构布局相协调、相适应。三是加强协调沟通。教育部门要与发改、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个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加强联系沟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人口流动趋势、计生政策变化等因素,对相关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刚性约束,保障教育用地供给。一是严格制度规定。紧紧围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要求,刚性落实好新建住宅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制度,将其纳入住宅建设项目规划和土地出让的必要条件,全面推开“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建学校与住宅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二是统筹用好增量。自然资源部门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坚持多规合一原则,有意识地为教育规划中的中小学预留足够的建设用地;在推进我市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的过程中,灵活采取收储、划拨、置换、购买等方式方法,全力保障主城区中小学的规划建设用地。三是积极盘活存量。顺应城市集约化发展趋势,支持盘活周边闲置的社会资源,如:清理腾退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用地,各类培训中心闲置的建筑物及其设施等,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调配,用于城区中小学的改扩迁建。
三、深化队伍改革,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一是落实定编定人。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教师编制的相关规定,对市内*区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师编制普查工作,及时核定并给予足额补充,解决好基础教育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二是拓宽师资渠道。结合中心城区面积与人口规模逐步扩大,新建小区数量不断增加,科学规划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的补充招录工作,在政策上适当予以倾斜和鼓励,积极探索阶梯式培养模式,拓展中小学教师的提升进步空间,吸引、支持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一线中小学任教。三是建立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优质中小学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校际结对帮扶、对口帮扶,在研讨备课、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沟通联系,推动优秀骨干教师轮岗交流,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城区学校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对城区中小学建设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积极争取省项目建设资金,在经费划拨、资源配置、土地出让等方面优先考虑区域需求,为城区中小学建设项目高质量落地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市内*区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靠前站位,主动扛起所属区域中小学的办学主体责任,统筹好教育主管部门、发展规划部门、财政部门的力量,细化分工、加强协作,从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尽快补齐短板弱项。三是优化硬件设施。按照《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对现有中小学的科学、人文、技能、体育、艺术等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城区中小学的硬件建设水平。
五、坚持公平普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坚持公民并举。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把公办、民办中小学统一纳入规划,在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快推进公办中小学建设,新区新建布点,老区灵活采用改扩迁建、保留提升等方式增加学位,形成以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教育格局。二是提高服务效率。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教育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逐步理顺城区中小学的管理体制。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对符合政策标准的中小学建设项目,在评审立项、方案论证、资质复查、预算审核等方面压缩办理时限,开辟绿色通道。三是破解择校难题。严格落实“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要求,认真审查片区内的入学证明材料,杜绝信息失真、档案造假等情况,对通过“递条子”“打招呼”等方式择校入学的情况加强监管治理和教育引导,引导生源合理流动,真正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