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政军民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
收藏文档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

下载文档
/ 4
全屏查看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
还有 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4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


梁衡是记者出身,从《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一直干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他的身份很多,既是记者、新闻理论家,也是政论家、散文家,甚至还是一名科普作家。


公文特别是领导讲话稿,本质上都属于政论文,而梁衡对此造诣极深,甚至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种新体裁——政z*散文(可以读一下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


他在做记者的时候,看了很多干部写作投稿,并总结出5种“常见病”:


一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训话式写作,与读者不平等。


二是太长太空,没有内容。应酬式、作秀式的写作,没有明确的目标、靶子,本来也不是为解决问题。


三是枯燥干瘪,没有细节。公文式写作,不会运用形象思维。


四是语不准确,糊涂为文。基本的概念、逻辑关系都没有搞清。


五是语言不美,生动不起来。读书太少,没有修辞训练。


以上5条可谓针针见血,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同时,梁衡先生也开出了“药方”,就是标题所要说的“写作五式”:


第一,能提出一个新问题。为什么要把“提出一个新问题”放在第一位?梁衡是这样解释的:能提出一个新问题,就是证明你在思考。


文章最值钱的是观点,观点来自于思考,思考源自于问题。每次提笔之前,我们总想着要写出点“道道”来,但方步踱来踱去,头发抓掉不少,键盘一敲,依然还是陈词滥调、新瓶旧酒。


观点往往是打扮成问题出现的,找不到新问题,当然提不出新观点。比如,迈克尔·戴尔成立戴尔公司的想法源于这样一种疑惑:“如果把电脑拆开,会发现里面的配件价值 600美元,但电脑价格却是3000美元。”心存“为何电脑价格如此之高”的不解,他提出了“戴尔模式”,并且迅速成为行业第一。


第二,有一个自己悟到的新思想。梁衡说:“写文章,说到底是在拼思想。”他讲的自己悟到的“新思想”,其实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不一定有多独到、多高深,甚至稀松平常也没关系,关键是敢于尝试,自己去悟。


悟出“想法”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把“想法”变成“看法”,这就需要进行凝练、概括;第三步则是把“看法”变成“写法”,想法如果一直装在脑子里,其实多数都会变成“胡思乱想”,只有写下来,才算落笔为安。


经过以上“三步走”,“写法”越积越多,慢慢就会连点成线、进而成面,你只需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就能让这个“写法”成为领导的“说法”。这是一个闭环,虽然慢,但一旦运行起来,就会成为一个“飞轮”,源源不断地为我们输入素材。


第三,有一个自己精心挑选的例子。梁衡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恰当的例子,去佐证一个观点,那么就证明你经过了调查研究,已经能理论结合实际了。


思想与观点,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信息的英文是“information”,它的词根是“form”,也就是“形式”,所以要为你的观点找到一个形式,也就是案例。


庄子的文章为什么好,因为他是把道理装到寓言故事里的。比如,他讲“务实”这个道理,就讲了一个“屠龙之技”的故事,主人公花尽家产,用了3年xx月xx日,蒋介石发布了举世瞩目的抗日宣言《庐山声明》:“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47年,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写道:“到了今天,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认识了蒋介石的滔天罪恶,盼望本军从速反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时隔10年,毛主席再次引用蒋介石“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的“十字箴言”,吹响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反攻号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一个响亮的耳光,也是一个绝妙的用典!


第五,有与文件不同的语言。梁衡在谈到语言时讲到,现在最可怕的是今天重复昨天的,下面重复上面的,这个报告抄那个报告,这个报纸抄那个报纸,层层重复,天天重复,美其名曰“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结果味同嚼蜡,没有人看。


他对语言就提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讲与文件不同的语言。这个标准高吗?说实话,不算高。但仔细想想,也不算低。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把所谓的文件话、文秘话拿掉,将套话、废话删光,我们的一篇稿子还能剩下多少?


对于写作语言,有两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位是自己服务过的领导。他一直对我们讲,写稿子一定要“说人话、讲转化”,尽量做到“能短不长、能白不涩”。“能短不长”就是能用短句就不用长句,能讲短话就不讲长话;“能白不涩”就是能用大白话就不用书面语,怎么说得清楚就怎么写。


另一位是汪曾祺先生,他说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像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梁衡先生的“写作五式”,从提出问题到悟出思想,再到挑选案例、比喻用典,最后写出不同于文件的语言。这是一步一步来的,急不得,但只要上了这个线,就能慢慢把写作变成“自己在说话了”。


他说,这是个笨办法,其实这是套好招式。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