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4 页
- 大小:12.84K
为您推荐
- 2023-09-25 02:07:08 工作后,你都悟出过哪些职场道理?
- 2023-09-26 19:41:09 学习写作要有目的和目标
- 2023-09-12 20:46:34 自我拷问 学思悟行——树立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
- 2023-09-19 08:03:50 XX领导同志《论中国共**历史》主要篇目介绍
- 2023-09-14 07:26:54 怎么把材料写短?
- 2023-09-27 00:20:19 动员讲话五个跑
- 2023-09-13 23:29:31 聚焦新起点 着力推动组织工作提档升级
- 2023-09-26 20:47:58 写公文思维层次很低怎么办?
- 2023-09-16 14:13:46 一对一评析,“精准扶贫”“致富”快
- 2023-09-16 15:15:0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23-09-23 20:29:43 官场上,为什么会出现当面顶撞领导的情况?如何避免?
- 2023-09-09 15:58:50 请领导吃饭,不要同时邀请两个以上领导,原因很现实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什么样的材料才“吸引人”?
屈指一算,竟加入写材料队伍十年有余。当年毕业考上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第一堂受训课就是时任省委秘书长面赐笔杆子心得,算是材料启蒙。后来在基层组织部门调研科工作,科长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算是沉浸式教育。没想到,打那开始,兜兜转转,始终与材料有缘。
通常意义上的“材料”是文章的重要一分子,属于应用文体,主要指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等。一说是单位里写材料的,大家都心领神会。好的材料就是好的文章。那么,怎样的材料才是吸引人的呢?
吸引人的材料,在于精练、明快的文风
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喜欢阳刚磅礴的文章,掷地有声,清清楚楚。从司马迁到韩愈、苏东坡、柳宗元、范仲淹,到梁启超,再到xx领导都是雄壮文风一脉。
尤其喜欢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那是在高中课本里,年少时捧起新课本,无意翻到此页,大声诵读,不禁泪流满面。
后来工作中,看到《人民日报》任仲平的社论,亦是心潮澎湃,“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是援引xx领导同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文字。
吸引人的材料,在于严谨的逻辑
是什么、为什么、下一步做什么,扎扎实实写透彻写清楚。形象些说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命题。搞清楚要说的是什么才能把逻辑写清楚。
从机关到银行工作后,阴差阳错开始重新写材料。银行的材料以业务为内核,有幸在一个扎实友好的团队,从找错字开始到编简报,梳理业务逻辑,打牢了基本功。恰似武林的练功路子,始于挑水搬砖,十年才修得写报告。后来有幸到继续学习的平台,得高手指点,这是渊源,也是幸运。
无论怎么写,业务的逻辑和亮点必须清楚,这是基本。于是重新潜心学习。材料只有在吃透自己所论的问题,又在知识、语言、方法上绰绰有余,才能笑谈道理、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又真又美。
吸引人的材料,在于高大的格局
材料的形成过程,其实是决策思路的梳理过程,往往迸射出思考的火花,因此令人激动不已。经常会有人感叹材料岗位的苦,我倒是觉得要感激材料生涯,让我没有囿于小文小字儿的美,始终有着向大格局、大格调看齐的心。
好的文章当有大事、大情、大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生亦是如此。和几个志同道合、心有灵犀的同事一起,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在琢磨中升华,如能窥得一二思想精髓,学得一招半式,那痛快不亚于令狐冲喝醉了酒笑傲江湖。
材料往往是定做的,是命题文章。怎样让材料做到“吸引人”?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三大定律。
一是珠链定律。珍珠常用来穿成项链,而不是零散地放在盒子里。穿的过程也有讲究,按照颜色、尺寸等有规律地排列组合,不能忽浅忽深、有大有小。就像构思文稿,需要先理出一条主线,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然后把观点全部穿在这条主线上,不能“大珠小珠落玉盘”,否则就会成为“错杂弹”。
要善于运用联系的方法,通过帽段、主题句、关键词的论证、提炼和起承转合,将每个观点、每项部署自然而然地引向主线,打通理论障碍,确保文稿主题鲜明、脉络清晰,让所关注的问题都能在文中得到体现。
二是王冠定律。王冠上最夺目的是色彩斑斓的宝石,宝石的品质、排列和切割既是制作的难点,也是王冠能否传世的关键。就像材料中的观点,往往不在同一层面,有些是宏观性、系统性问题,有些是理论性、学术性问题,有些则是具体的改革举措和工作要求,需要把它们按照一定联系镶嵌在材料这顶王冠中。哪些需要深度阐发,哪些可以点到为止,最好做到心中有数。哪怕对次要一些的观点也要打磨切割好,放到最适合的位置,这样材料才能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三是手表定律。在表盘的方寸之间,使数百个甚至上千个机械零件同时发生作用力,推动时针分针秒针精准运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
加入更多零件,为的是走时更精准、功能更强大。这与材料的构造原理相同。写作时,应坚持有机性,不可把观点简单拼凑在一起,而要使它们之间产生逻辑牵引力,像齿轮一样环环相扣、层层发力。
回首漫漫材料路,一路走来,一波三折亦有分心受挫之时。但收获远远高于此。我就像个好奇的孩子,因为“觊觎”大海的美,或偶得或探索,一路捡拾美丽的珍贝,希望有天融会贯通,可以攒成一串串迷人的项链。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