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政军民如何精进写作?
下载文档
/ 15
全屏查看
如何精进写作?
还有 1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5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如何精进写作?


这些年xx月xx日到金秋时节”,起草组先后要召开数十次乃至上百次会议,对文稿进行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边研究边起草,字斟句酌,在一点一滴中逐步完善。在大会召开期间也不停止,还要根据讨论反馈的意见作进一步修改。


我读《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一文,也有同感。这个文件年xx月xx日常用品(如镜子、梳子等),都隐含着高深的写作智慧,只要洞明原理,有大学问在里面。


总的说来,跨界思考是将逻辑思考与创新思考交错、混搭并合而为一的融合力;跨界思考是在无关中发现有关、无用中发现有用的探索力;跨界思考是在没为什么中找到为什么,没有道理中讲出道理的洞悉力。


达芬奇说:“复杂的极致是简单”。跨界的极致是“无界”。写作者要敢于拆除思维的围墙,跳出原有领域思考问题,跨界类比能从大千世界中打开创新之门。


第六句话:文稿是饼,格局是锅,写出大稿子要有大格局。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到“格局”这个词。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文字工作需要格局吗?我觉得:要。不仅要,还要大格局。因为公文姓“公”,必须为大局着想。


什么是写作格局?


有句俗语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意思就是你想烙一张大饼,锅得足够大才行,锅有多大,饼有多大。


如果把文稿比作饼,格局即烙饼的锅。锅的大小,决定饼的大小。


我读过一则故事:一天,三个泥瓦匠在砌墙,一个人走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呢?第一个泥瓦匠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我正在辛苦地砌墙呢!”第二个人心平气和地答道:“我们正在建一座高楼”。第三个人则眉飞色舞地说:“啊,我们正在创造美好生活呢!”十年过去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成了工程师,第三个则成了两人的老板。同样的起点成就了不同的人生,为什么?


答案是:思考问题的格局不同。


思考格局决定了文稿格局,只有大格局才能写出大文章。有大格局的文章是“笔底伏波三千丈,胸中藏甲百万兵”,方寸之间能显万千气象。熟读三国历史的人知道,一介书生诸葛亮虽居于“草庐”之中,却能帮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隆中对”战略构想。什么原因?是诸葛亮碰巧么?不是,是诸葛亮有大格局。他一直自比为管仲、乐毅,心中有“天下”格局。


文字工作者如何放大格局?


笔者以为,要善于学习,拓宽知识面,打开视野;要解放思维,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用较大的时空尺度来思考问题,在分析问题时站得高、看得远、顾得全、想得深、跟得上,心居高位讲政z*、胸怀宽广顾大局、与时俱进立潮头。


第七句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写提纲并不浪费时间。


有些人写材料随意性大,拿起笔来仓促上阵,一点点往屏幕上“码”,就像一支没有施工图的施工队,习惯于凭感觉经验施工。结果写着写着思维就断了路,走入“死胡同”。


究其原因,是不写提纲惹的祸。对提纲,通常有两种误解:一些人认为写提纲费时间,纯属多此一举,还不如直接写正文。有一些人认为写提纲没有用,不过写几个标题而已,只要胸有成竹了,没必要写出来。


笔者以为,写文章如同盖房子,很有必要事先做好规划设计,按图施工。如果随意施工,不仅盖不好房子,还有坍塌危险。一些人正是因不写提纲,信马由缰任由思绪驰骋,写了几千字后,回头一看才发现不成体系、缺乏逻辑,字数多的部分一两千字,少的几百字,有的地方讲了七八点,有的地方只有一两点,结构完全失调,最后不得不返工。本来想节约时间,却适得其反。


这叫:欲速则不达。


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提纲就不同了,落笔之前就勾画出文种的轮廓,对各部分作出合理安排布局,对关键环节进行必要技术控制。在设计方案的引导下,写作就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写提纲不仅不浪费时间,还可以节约时间。


李渔是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他曾说,写作“不必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也就是说,只有在落笔之前做足准备,方能迅速成文,完成写作。我想,所谓”袖手”,也有写提纲的意思在里面。


对写作而言,提纲是件十分重要的事儿,它可以增强文章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增强写作的方向性和顺畅性,还可以增强素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思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中说:“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且受用不仅在写作方面。”我认为,很在理。


古往今来,许多文章大家都重视写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要“写得详细些”,他写文章,“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老舍说:“尽管我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写《子夜》,光提纲就4万多字。


写公文的人不能总是“跟着感觉走”,靠本能和经验写作,得养成写提纲的习惯,掌握写提纲的方法和技巧。


第八句话:越难啃的骨头营养越好,多写几个“大稿子”吧!


岁末年初,可以说是“笔杆子”最好的季节,也是最“坏”的季节,“苦难”与“辉煌”并存。说它坏,是因为加班加点、紧锣密鼓赶材料,苦啊!说它好,是因为这是“笔杆子”表演的最佳机会,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


通常,在这个季节,很多单位都要开一些重要会议,如“两会”、全会及其他专题会议。这些会议的成败就在报告起草,而这类报告综合性强、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文稿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我要说的是:越难啃的骨头“营养价值”越高。


笔者在县区工作时,多次参与区委全会报告的起草。我发现,写这类文稿完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安排任务、调查研究、拟定提纲、集体讨论到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校对印刷,每个环节都要认认真真地走,到处都有门道。只要参与上一两次,写作能力就会有大幅度提升。到省里工作后,我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大稿子的“洗礼”,每逢同事们紧张害怕时,我就会跟他们讲:越难啃的骨头,越值得啃!


当然,写重量级的稿子,任何人都会紧张、害怕,都会因思路不济而焦虑。并且写作过程呕心沥血、加班加点,还会受到别人批评,是痛苦的。不过,写完之后却是快乐的,当看到自己亲手打造的文稿被大家竞相学习时,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经受住了大稿子的“考验”,心里还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最难啃的骨头都啃下来了,还有什么稿子难得住你呢?


所以,“大稿子”就像营养丰富的骨头,虽然难啃,却值得。


第九句话:把文字当朋友,并让它为你“代言”。


“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刚刚起跑;五稿六稿,还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这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折腾”现象。正是写作过程很折腾,令文字工作者叫苦不迭、望“文”生厌。


十年前,我游览杭州岳王庙时看见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回到文字工作上,感觉那些被人厌恶的、可怜的文字,不就像岳王庙前“铸佞臣”的“白铁”么?是多么无辜啊!写作者必须明白一个事实:你所厌恶的不是那些无辜的文字,而是不良的文风。


事实上,文字这个物种,你把它当敌人了,它就令人厌恶、生硬艰涩,如果你把它当朋友了,它就立马变得和蔼可亲、柔软无比。


问题是,如何把文字当朋友?


我的方法是:写自己的文章,讲自己的话。没错,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写点自己的小文。都说“公文姓公,言不由衷”,说的都是公家话,办的都是公家事,“带着镣铐跳舞”,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令人愉悦的事。而我手写我心则不同了,它可以给你一种释放感,为你开辟一个精神世界。具体方法是写日记、发朋友圈、投稿,加上微信公众号文章。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找到一个不特定的倾诉对象,可以把所学、所思、所想、所感统统告诉“他们”,如果是在自己日记里,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写,不用在乎篇幅,不用在乎语体和修辞,何其快哉!每当写完一则日记,我就感觉生命增厚了一分,每当发送一则朋友圈获得大家点赞,就觉得多了几个知己,每当发表一篇文章,收到一笔编辑部寄来的稿费,就下载了一份曼妙的乐趣。


这种感觉,需要有与文字交朋友的心态才能获得。我的心态是,在落笔成章时,把文字当成能听我倾诉的挚友,每写一个字,我都感觉一双友善的眼睛在看着我,听我诉说,让我不得不掏心掏肺地讲,不敢有一点欺瞒和苟且,生怕伤害了他们。


我把文字当成了朋友,这时的文字,已然不再让人感到生硬和冰冷,而是那么柔软和温暖,仿佛,他们就是我的知心朋友,天生就是要听我话的。谁又会讨厌这样的朋友呢?


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近乎深情地把道理讲完了。感到疲惫之余,也有几分惶恐,担心这样的说辞多了,大家心生厌倦,不看了。


前段时间,我读过一篇文章,名叫《世界上最傻的事情,就是对年轻人掏心掏肺讲道理!》,以此来看,我不仅做了一件最傻的事,还一本正经、不厌其烦。不过,之所以泛滥情感,确实不希望初学者走弯路。如果你真不喜欢,也请原谅,毕竟,这是掏心掏肺的话。


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如果参不透写作的“心法”,就很难从千姿百态的文稿中看出端倪,也不容易从千变万化的技巧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获得深刻的理解。


一句话:欲练写作,必先正其心意;爱上写作,必先认识写作。你若参透,必成高手!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