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5 页
- 大小:9.79K
为您推荐
- 2023-09-19 01:15:38 看脸的时代,公文没颜值怎么行!
- 2023-09-22 14:11:43 ×××局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 2023-09-12 13:19:40 开会时领导让你发言该咋办?
- 2023-09-15 03:34:50 疫情请战书
- 2023-09-12 04:06:47 在全州妇联基层组织改革现场推进会上的讲 话
- 2023-09-15 05:42:03 公文写作赢在平时
- 2023-09-10 11:29:20 领导干部在20xx年群团组织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 2023-09-17 05:10:16 XX市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讲师聘用与管理办法
- 2023-09-23 21:57:40 浅谈如何做个合格的国有企业党委书记
- 2023-09-21 15:38:52 百年初心成大道而今迈步从头越
- 2023-09-30 02:47:35 一份深刻却又值得深思的检讨书!
- 2023-09-26 19:43:45 一个人很厉害,都有哪些细节体现?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和经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马名杰
能力提升的四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世纪80至90年代):铁路通过技术引进提升企业制造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技术引进,但由于当时国内的技术和工业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不高,所以没有成功实现再创新。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仍加深了企业对关键技术的了解,当时培养的一批人才在20xx年的技术引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使我们掌握了技术引进谈判的话语权。
(二)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集成能力
这一时期是国内企业通过加强研究开发,技术吸收能力和集成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的阶段。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集成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关键技术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不为人所制。二是制定接口的规范与标准的能力。三是系统设计能力,即处理主机与部件的关系和功能的能力。尽管在这一时期企业的吸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量关键技术尚未掌握。
(三)第三阶段(20xx年至今):以集成创新为特征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国内企业的再创新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结合国情,对引进技术进行适应性改造。另一种方式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技术升级。这一阶段,国内企业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具备了集成能力。
这次技术引进为今后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搭建了3个平台。一是制造平台,即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速列车标准体系,形成了高速列车研发、设计、制造产业链条。二是消化吸收平台,建立起一整套自己的检测和验收体系,包括大量技术图纸的转化、制造工艺的工装化等。三是再创新平台,可以进行产品层面的再创新以及基础理论平台的再创新。
(四)第四阶段(中长期目标):具备研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以掌握全部或主要的核心技术为标志的自主创新,是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企业对此也有清醒认识,认为集成能力并非自主创新的最终目标,不能因为已具备了集成能力,就减少在创新上的投入。
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和经验
(一)通过与国外机构联合设计掌握核心技术和技术诀窍
在引进高速列车技术并实现国产化过程中,由于中国企业只具备160公里时速高速列车的设计能力,不具备250公里列车的设计经验,因此必须与外方联合设计。
联合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总体标准以我为主。如,长客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共同制定了技术引进和国产化方案,通过联合设计、合作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支持等方式,使长客具备了系统集成能力,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总体设计制造技术。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在1年的时间内,先后派遣144名技术人员到日本接受技术培训。
联合设计的关键是通过互派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研发设计,在“边干边学”中不仅实现了有形技术的转移,也促成无形的技术诀窍的转移。国内企业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技术图纸和技术制造的转让,以及与外方联合设计的方式,使技术人员全面掌握了动车组的设计标准、设计原理、设计控制程序和方法,为最终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
在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国内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开展了合作研究。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研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行业的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力量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以企业为主的创新过程中。
(三)重整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研发机制
一是建立统一的消化吸收平台。如,青岛四方在统一的技术平台基础上,由公司开发部门统一组织对设计图纸、文件、标准、程序等全面学习和转化;由工艺部门统一组织对与工艺制造相关的工艺文件、工艺卡片、检验文件等的消化吸收。
二是建立高端产品自主开发设计平台。一些企业通过重新整合内部设计开发资源,解决了科技资源配置分散的问题,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和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可持续提升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设计开发平台,以支持高端产品的自主设计开发,并在公司内实现技术同进、资源共享。
启示
(一)企业应建立开放、科学的创新机制
学习是企业积累知识、创新和成长的关键动力机制,而企业学习的有效性决定了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水平。本轮技术引进中,企业能较为成功地实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开放式学习和创新,建立了有利于技术学习和转移的机制。政府应积极为企业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外部环境,包括提供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消除产学研合作的制度障碍等。
(二)政府应支持企业实现技术能力的加速提升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渐进的,但可以通过在技术资源投入上进行重大调整,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跃升。如,中国在高速列车技术上起步晚,通过20xx年对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的引进,中国企业的设计制造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加速了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
当前,是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从以消化吸收为主向以集成创新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政策应着重解决研发投入不足和高端人才缺乏两大问题。
第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形成技术积累。研发投入低,企业创新后劲不足是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内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3%,而国外企业为10%左右,差距极大。企业研发缺乏足够资金持续投入,只能从事一些一两年的短期研发项目。建议采取贷款贴息、新产品减免税等政策,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支持和鼓励重点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公开上市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
第二,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实现技术能力的跳跃式发展。缺乏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问题。政府应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问题,通过引进一流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促成企业技术能力实现跳跃式发展。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