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收藏文档

调研报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调研报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5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管理,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为了进一步激活基层党建设的活力,规划农村基层党建设,*县委以提高组织力为重点,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为人民服务,努力构建农村善治新格局。

一、基本概况

*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领土面积*平方公里,辖区*个镇,*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其中*个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个生产队,*村民小组,总人口*万。近几年,万。*县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着力加强村组党组织体系建设,探索实施党建引领村湾治理“345”方式,推动治理重点向村湾延伸,开辟基层治理“最后100米”。

二、背景原因

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城市互动、农村党员多样化、党员流通、农村社会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等新变化,更好地引导、示范组织、服务凝聚力创造更好的生活,需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实时跟进建立党组织,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一)城市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给基层治理带来挑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封闭保守的社会格局被打破,人口流动加快,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此外,由于土地抛荒或土地被企业经营,一些农村地区“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程度加剧,“三留守”问题突出,我县陆溪镇、高铁岭镇等人口较少的村湾面临死亡困境。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发展不平衡带来挑战。城乡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稳定。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网络设施不足,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无法实施许多现代化治理技术。农村转型升级面临着基础设施、金融环境、人才支持等瓶颈。村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的终结,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不及时高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发展。

(三)社会治理重心下沉,村级党组织治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村治理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的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村级党组织管理量大,任务重,抓浅,抓不实。现有村干部队伍存在结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转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政策的实施和人民满意度的提高,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归属感和依赖性明显减弱。例如,在我县九洲湾镇九洲村,6名村干部管理了6000多人,难以满足群众的管理和服务要求。此外,部分村级聘请的组长责任意识薄弱,能力水平低,也导致组级力量虚弱。

(四)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扩大深化,人民群众对共同创造“同心圆”的新期待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转变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精神休闲活动和更好的生活环境提出了新的期望。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愿景,是大力开展良好环境、共同创造幸福生活活动的起点和立足点。省第十二届党代会提出了共同创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明确规定。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需要聚焦党建指导,动员群众,聚焦民生小事,激发村民主体意识,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让村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创”、建设“共管”、效果“共评”、“共享”成果。

三、基本做法

为了改变党组织根源不活、团队薄弱、村民自治虚化、群众组织困难的现状,*县普遍开展调研,重点关注村湾,提出了党建引领村湾治理“345”的工作思路,即落实“三方联动”(村湾党支部、村民理事会、志愿服务队)、聚焦“四强四好”(队伍强,党员作用发挥好;活动强,联动治理效果好;发展强,共同繁荣;保障强,夯实基层堡垒)、实行“五项制度”(村民谈话制度、村民约会制度、固定岗位联合家庭制度、志愿者服务制度、定期评价制度),努力构建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全县8个镇25个村湾试点,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

(一)坚持党建指导,落实“三方联动”开展联合建设活动,首先要实施强大的基础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敲门、认人、说话、照顾问题”的强大堡垒,建立健全村到湾组“党支部(党委)+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县以村湾党支部为龙头,完善村民理事会结构,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三方联动,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凝聚最大合作。一是编织网络。突出村湾党支部的领导作用,为村民100人,正式党员3人以上,开设功能村湾党支部,领导村湾治理任务,接受村党组织领导;共开设党组织397个,建设“村”+组(湾)+三级党建网络“党员户”。第二,选择准头雁。村湾党支部书记是村湾党员,群众认可度高,政策理论水平高,工作热情高。村湾党支部第一书记25人,党支部书记25人,试点村湾25人。三是搭建平台。在家“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指导村湾理事会的成立、新乡贤等村民中选出理事会成员,人员5人-7人,村湾党支部书记兼任会长,协助做好村湾社会秩序、村风民俗引导、村发展等工作。党组织牵头成立村湾志愿服务队,动员村湾党员、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和后备干部参加。在25个试点村,800多名成员被吸纳,积极为群众服务。在调查中,通过采访8个村湾的党员,大家对三方联动作用评价很高,相信党支部书记,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支部活动,认为三支队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注重示范带动,注重“四强四好”,建强农村治理骨干队伍。围绕“强队,发挥党员作用;活动强,联动治理效果好;发展强,共同富裕,实现好;保障强,基层堡垒巩固好”的“四强四好”目标,村湾人群积极发挥作用。一是党员带头。探索制定村湾党员公约,建立党员评价机制,科学设置“4”+*“岗位,督促党员发挥作用,建设无职、有前途的模范队伍。在25个试点村湾中,200多名党员被列为“共产党家庭”,成为村湾治理的“骨干”。二是群众参与。在村湾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党员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环境改善、建立安全的村湾、倡导改变习俗等活动,形成村湾良好治理的局面。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培训,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在资产管理、经营资金、对外合作、产业培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25个试点村建立了1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时培育和扩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积极协调和促进各类经济组织与农民的合作,指导“经济组织”的建立+集体+农民的利益联系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第三,能人“补位”。充分发挥人脉、资金等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村湾路面、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村湾集体经济发展和文明地方风情培养中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有效改善村湾面貌。四是阵地建强。多方筹资保障村湾活动资金,联系实际建设村湾公共活动阵地。优先在“村湾一体化”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村湾公共住房或有一定要求的党员家设立党组织,20多名老党员主动空出住房空间,作为村湾党支部活动岗位,认真落实“六”(标志、X旗、誓言、党员群像图、议事制度、办公设施)要求村民理事会阵地同步建设,公开栏、小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三)优化工作机制,实行“五项制度”注重村湾治理的长效性,实行村民谈事制度、村湾民约制度、定岗联户制度、志愿服务制度、定期评价五项制度。一是顺民意,做“村民说话”。结合各村湾实际修订村湾民约,实现“一湾一约”,将家庭家教家风、婚丧简办、敬老爱幼、扶残助残等纳入民约,促进文明乡风,修订村湾民近400份。各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一湾一特色”,其中陆溪镇华舍里村湾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生活环境改善项目核心,确定了“整个环境、治理、强产业”的“三步”规划;基于98抗洪文化遗产,重点建设98抗洪红色文化村。二是暖民心,党员主动联户包片。党员骨干示范带头开展农村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防疫、防洪、抗旱、关爱留守老人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实现正常的志愿者服务。在25个试点村湾,村湾党员、志愿服务队等100多户生活困难家庭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帮助解决50多个实际问题。组织引导500多名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关爱“三留守”等活动,结合定岗联户和志愿服务。三是重鼓励,设置“红黑名单”进行奖惩。在村湾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了各种评估,先后选出了100多名优秀家庭代表,如党员中心家庭和平安家庭示范家庭,并选出了200多名优秀的个人代表,如最美的党员和最美的公婆。在调查的8个村湾,结合村湾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了“五项制度”。村民理事会及其下属的红白理事、道德评价、志愿者护理等5个小组负责监督制度的实施。该制度在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

四、工作成果

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县通过探索党建引领村湾治理的“345”方式,推进*“三农”工作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优、稳中有质的良好发展形势,为开展共同创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在治理目标上,将萧条变成天堂,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农村。在多方联动下,党员定岗联户,能人积极引进项目,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参与生活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平安村湾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党群良性互动,邻里和谐互助,为促进村湾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调查的八个村湾,村民们都说,村湾党支部成立后,带着大家整个环境,调整纠纷,聚集人心,村湾更有活力。

(二)在治理主体上,将一核转化为多元化,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各组织的统一领导。在当前的农村治理过程中,群众的主要地位不断提高,自主意识不断提高,需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在党建领导下,成立村民理事会、志愿服务队等自治组织,动员老党员、“五老”人员、“两代一委员”、村民代表、新乡贤、村大学生、各类产业能人、市县周边经商的优秀能人参与。通过给予自己的地位和责任,不仅有效整合了村民的人脉、资金等各种资源优势,而且迅速激发了村湾全体村民的积极性。村民们从“局外人”变成了“参与者”,从“让我做”变成了“我想做”。

(三)在治理机制上,改治标为治本,党建领导下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不断优化。各村湾联系实际修订村湾民约,实现“一湾一约”,将家庭家庭教育、婚丧简办、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等纳入民约,促进文明乡村风情。村湾民约逐步转化为农民与集体、他人利益调整的重要依据。建立了村湾党员公约、党员评价机制、村民讲话、村湾民约、定岗联户、志愿服务、定期评价等制度,完成了村湾治理的长效性。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