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5 页
- 大小:15.12K
为您推荐
- 2023-09-19 06:01:32 某民航公司20xx年党建工作要点
- 2023-09-24 17:43:47 党课讲稿:年轻干部要怀着四心练就担当有为硬脊梁
- 2023-09-26 03:05:29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提纲:衷心拥护“两个确立” 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023-09-20 18:34:59 党课讲稿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 2023-10-02 16:08:56 20xx年关于XX国企党委学习贯彻主题教育中心组学习暨党课讲话稿
- 2023-10-02 00:29:01 20xx年微党课:大兴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
- 2023-09-18 20:58:07 党史学习的三重意识
- 2023-09-30 19:03:42 某书记在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的主持讲话
- 2023-09-25 02:18:02 党建工作经验材料:党建引领小个专助力发展大作为
- 2023-09-30 12:44:03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 2023-09-16 04:59:19 党工委书记在社区上党课时的材料
- 2023-09-25 21:10:36 国有企业抓党建工作汇报:实施融合深化工程,在实践中体现党建价值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专题党课:以人为本是中国现代化的本色
同志们:
XX领导XX指出:“现代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畅稳定,取决于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在宏伟的现代化之旅中,中国共产党**跨越了激流和危险的海滩,跨越了困难和障碍,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两大奇迹”。关键是党要遵守人民的立场,紧紧依靠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在新的伟大旅程中,中国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奋斗宗旨,不断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汇聚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雄伟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耸的巨轮生活稳定而遥远。借此机会,我给大家做了一份党课报告,和同志们交流。
第一,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人民所期待,政治所向。XX领导XX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目标。“西方现代化国家崇尚资本至上,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普遍的幸福,反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分裂。中国现代化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目标,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追求者解放和发展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突出了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需要。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生动写照。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是唯物史观击败唯心史观的核心武器。马克思以“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揭示了人类主体性的理想模式,指出“人”成为所有劳动成果的所有者和享有者的前进方向。“人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现代化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坚定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及时把握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趋势,提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的新课题,不断增强人民的收益、幸福和安全感,促进人民真正占据发展成果,成为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
中国共**促进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党取得伟大成就、跳出历史周期率、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的科学关键。自诞生以来,我们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建立起来的初衷和使命,把坚持“人民至上”深深铭刻在红旗上。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体、权力团队和特权阶层的利益,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明确“造福人民是最重要的成就”,始终与人民分享生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全体人民共同繁荣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必将为历史人民提供新的优秀答案。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处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现实任务。XX领导XX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适应人民需求的变化,努力做好各种民生事业,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党的二十大积极响应人民的呼唤,系统规划了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包含了政治z*、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协调发展的实际要求,促进“强”高水平现代化,满足人民多层次、多维度的愿望需求和利益需求,实现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第二,充分激发亿万人的创造力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强大自信
用人的力量,无不胜也。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人类历史的主体和动力问题,表明人民是促进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XX领导XX指出:“只有依靠群众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中国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大为逻辑起点。数亿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充分激发人民内生动力,凝聚人民精神动能,充分发挥人民实践力量,以雄伟的人民力量创造新的历史伟大事业。
人们的需求为促进和扩大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内生动力。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类需求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装置中的作用。中国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的单一经济动力理论,坚持以内生动力为主的综合动力理论,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主要发展标准。新时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实践切入点,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人民焦虑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求,进一步推动人民从“局外人”转变为“建设者”,充分调动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激发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人民的第一创精神为促进和扩大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XX领导XX指出,中国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身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为了促进中国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创新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生动的案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营企业发展、基层自治制度实施等,诠释了人民创业精神的强大动力。在新的考试道路上,尊重人民的第一精神,坚持与群众密切联系,真正倾听舆论,赢得人民的心,深入调查研究扎实的风格,群众经验,聚集群众智慧,构建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美和创造,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支持。人民的主要力量为推动和扩大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力量。随着现代化实践的需要,人的主力能否动态提升,对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中国现代化紧紧把握了“一切依赖人民”的制胜密码,凝聚了开拓和推进现代化道路的人民实践,才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以来,中国现代化重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导、法治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人民民主的全过程,鼓励人民参与现代化发展,充分展示权利主体、创造主体、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促进人民生产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飞跃,深化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力量。
第三,发展成果越来越公平,造福全体人民是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治天下,必先公,公则天下平”。“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独立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体现“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不懈推进全体共享、全面共享和全球机遇共享,继续努力实现发展的公平平衡,让全体人民真正感受到中国现代化是一个可见、可触摸、真实的事实。
为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全体共享,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基本要求,促进全体人民从现代化建设中受益。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坚持脚踏实地、长期做出贡献,从温饱不足到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再到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历史性飞跃。在新的伟大旅程中,我们向“第二百年”的目标吹响了充电号角,通过高质量的发展,使“蛋糕”越来越好,通过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确保“蛋糕”被切割和划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繁荣的社会理想。
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共享。个人差异和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人们的共享必须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共享。XX领导XX指出,“共享发展需要共享国民经济,政府z*、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物质丰富、政治z*清明、精神丰富、社会稳定、生态宜人的文明新模式迎合了人们对文明进步的渴望,经济共享为人民的个性和能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z*和社会共享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前景和机遇,文化和生态共享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人民全面享有更公平的发展权益和成果。
中国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机遇共享。中国现代化积极融入世界历史,践行大国使命,将以人为本的逻辑水平从单个人的生存发展提升到全人类的可持续存在,为人民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传统的“零和博弈”狭隘思维,始终践行“强而不霸”的宣言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必将为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社区注入取之不尽的动力,推动历史车轮朝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在新时代,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增强人民的收益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郑重交出人民看得见、过得好、评价高的满意答卷。
说了这么多,谢谢!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