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课党史20xx年党课讲稿:上好“必修课”营造良好家风
收藏文档

20xx年党课讲稿:上好“必修课”营造良好家风

下载文档
/ 19
全屏查看
20xx年党课讲稿:上好“必修课”营造良好家风
还有 19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9 页,简单易用,下载后可编辑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党课讲稿:上好“必修课”营造良好家风




  一、“家风”释意




  (一)语词溯源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中。西晋文学家夏侯湛,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以成《周诗》,并给潘岳看。潘岳认为:这些诗篇不仅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为与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写作了《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在该诗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自家家世,而是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二)新时代家风形成过程




  20世纪早期,《新青年xx月xx日,在20xx年xx月xx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他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他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他要求,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20xx年xx月xx日,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他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妇女既要爱小家,也要爱国家,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xx月xx日,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指出,中央最近审议通过的《中国共**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纪律处分条例》细化了XXX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要求和纪律要求,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与时俱进。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两项法规,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拿起纪律这把戒尺,既要奔向高标准,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又要守住底线,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不越雷池一步。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20xx年xx月xx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他强调,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三、说说红色家风故事




  (一)“红色家风”的诞生和发展。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中国共**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家风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著名学者类。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家庭成员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血缘和情感是家庭关系维系的基础。




  (二)邓小平家风:无私才能无畏




  邓小平的长女邓林在一次接受报社采访时邓小平留下的家风就是“无私才能无畏”,并描述邓小平平时在家里说话不多,但说出来就切中要害,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家人成长。




  邓小平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自己时用了“三落三起”一词。他在“三落”中能无所畏惧,并迅速实现“三起”,必定包含着一种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就是邓小平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也就是邓林后来的:“无私才能无畏”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长期潜移默化中成为邓小平的家风,正如邓林的:“在风浪中沉浮,在困境中磨炼,欢乐和痛苦,都已成为我心中无价的财富。”邓朴方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为受父亲邓小平的牵连,也被错误批斗,并致残。“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在照顾邓朴方生活的同时,始终勉励和支持邓朴方继续学习科学技术,以便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其核心思想是“无私才能无畏”。




  《邓小平年xx月xx日这天上午,89岁的邓小平给孙辈们说:“对中国的责任,我已经交卷了,就看你们的了。我十六岁时还没有你们的文化水平,没有你们那么多的现代知识,是靠自己学,在实际工作中学,自己锻炼出来的。十六七岁就上台演讲,在法国一待就是五年xx月xx日,吴本清探望自己叔祖吴玉章,离开前请吴老写几句话作留念。吴玉章就在他的日记本上题词,写了用于客厅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创业难,守业更难,须知物力维艰,事事莫存虚体面”,下联是“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规模”。写后吴玉章还解释说:“这虽是居家格言,但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事事莫存虚体面,行行当立好规模”是吴玉章家风内容的高度概括。




  吴玉章家风是他革命经历和贡献的凝练,他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时期,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并且在多领域多方面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他是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20xx年xx月xx日起,所有产品都降为平价产品。看到这个消息的于若木不由得抱怨起陈云没有早点告诉她。但陈云却说,我是主管经济的,这属于国家经济机密,我当然不能随便在家里说。




  20xx年xx月xx日报》的特别通讯员。及时将农村基层情况发文报道。解放后,齐心在长安县参加“三反”“五反”试点工作,习仲勋同志在一个星期天带着两岁的女儿桥桥到长安检查工作,顺便让孩子看妈妈。为不耽误工作,没让齐心回去,抱着哭喊妈妈的孩子离开。




  努力工作,勤俭持家。习仲勋同志到北京工作后,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离家较远,和家人总是离多聚少,她想和孩子多待一会儿,离家近一些,但是她以工作为重,服从组织安排,甚至孩子患了重病也没请过假。习仲勋用业余时间照顾孩子,给四个孩子洗澡洗衣服,家里不请保姆。齐心在北京穿着非常朴素,一次参加晚会时,有人在她身后说:“习副总理的夫人怎么穿得那么土!”齐心听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习仲勋闻之说:“土比洋好!”




  荣辱与共,相濡以沫。20xx年xx月xx日,是习仲勋的88岁生日,全家人为习仲勋举行“米寿”寿宴,为他祝寿。在这样一个大团圆的日子,时任福建省省长的A,因公务繁忙不能回家,A在信中给父亲拜寿,对父亲培养所形成的良好的家风写道:“这是一个堪称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家风。这样的家风应世代相传,”“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习仲勋同志看完来信,非常理解,说:“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




  (三)对工作人员:关爱备至




  关心爱护。习仲勋同志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警卫员、厨师、护士都很关心,但是对他们也要求极严,经常教育他们以工作为重,廉洁奉公。1936年xx月xx日,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出《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使西安古城墙,这一全国的宝贝得以保存下来。习仲勋冒险的壮举和其保护的西安古城墙至今为全国和世界人民赞誉。




  五、家风建设应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在中国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家庭培养的不仅仅是继承者,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共**作为执政党,党员的家风建设也从家庭层面上升到政党建设和国家层面。《中国共**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中国共**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纪律处分条例》等制度,更是从根本上对党员的家风建设进行了规范。




  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像今天这样注重家风建设,家风与政风、党风一起构成了当下中国的社会风气。




  先进性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XXX明确规定,中国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共产党千锤百炼的优秀品格,是人民拥护共产党的根本依据。因此,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失管失教”这一表述在不少被查处领导干部的案件通报中出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长期对家属失管失教”;云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原总队长早明光“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不是个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体现领导干部作风、关系廉洁从政的大事,与党风政风也密切相关。剖析一些落马官员的案件,家风不正、对亲属子女失管失教,根子还是出在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上。




  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忙于工作疏于亲情,让亲属子女得一些好处算作补偿;有的认为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只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而非自己直接以权谋私;有的精心设计,将人脉、资源等嫁接到亲属身上,甚至让其充当敛财的“中介”。凡此种种,皆是纪律规矩意识缺失,思想“总开关”没拧紧,出现了“跑冒滴漏”。




  领导干部对亲属子女失管失教乃至纵容,亲属子女就有可能谋取不正当利益,跨越法纪边界,越陷越深,领导干部自己也难以自拔,最终害己害人。




  自古而今,家风建设都是为人做官的重要课题。《左传》所记载的卫庄公宠溺儿子州吁的故事令人警醒:州吁喜好武事,卫庄公不加禁止,卫国大夫石碏劝告其约束州吁的行为,“宠子”不等于“爱子”。但卫庄公不听,导致州吁恃宠而骄,日益骄奢淫逸,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重视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重视家风建设,对亲属子女的严管严教,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政z*要求、纪律要求。从作出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到《中国共**廉洁自律准则》提出党员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再到新修订的《中国共**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处分措施,可以说,党内法规已将家风建设上升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必修课”。




  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从自身做起,修身律己,注重家风家教,管好“身边人”。只有家风正,党风政风才能正,社会风气才能正。




  家风潜移默化的作用力无穷,营造良好的家风,才能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改善。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