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页数 10 页
- 大小:33.22K
为您推荐
- 2023-09-25 23:08:12 主题党课:建四强支部创模范机关打造更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 2023-09-12 05:25:43 张桂平:学党史应把握三个正确方法
- 2023-09-27 06:43:09 在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的主持讲话
- 2023-09-25 14:52:16 国企党建经验交流:把握思政工作三力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 2023-09-27 06:00:44 微党课:牢记“三个务必”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2023-09-13 07:31:27 演讲稿《学习党史,勇担使命》
- 2023-09-17 20:56:50 20xx年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 2023-09-22 22:43:55 党课讲稿:基层党员干部要练就过硬的政z*三力
- 2023-09-18 05:40:40 党外人士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怎样做一名合格的xx党员
- 2023-09-26 05:31:27 XX教育系统20xx年党建工作要点
- 2023-09-21 02:16:09 正确处理好党建与党务关系的调研报告
- 2023-09-12 12:57:04 团市委党建工作亮点经验汇报材料
2、范文仅供自身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直接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范本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我们不对文本的观点及权威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我们重视知识产权,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点击“违规举报”!我们会立即处理!
专题党课: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AXXX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XXX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深化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
一、A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A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z*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A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A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z*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A强调,“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关系,人永远无法独立于自然界而实现发展。立足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新变化,A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理性分析,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方式的深层次更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知,为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A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A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的本质属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新时代,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如A所言:“自然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
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和本质属性。中国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更加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仅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而且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永续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坚持和发展好生态文明就是解决中华民族发展问题的根本之策。A指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A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坚持系统观念的生动体现。A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一论述说明了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生命体。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因此,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党的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上,切实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指标。
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A提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提出全人类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新体系,多次站在推动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向世界发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倡议,深刻揭示了共建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智慧。人类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成为当前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A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的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中国自觉承担起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的责任和使命,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以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的解决方案。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其资本原始积累“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人与人之间关系撕裂等问题。通过无止境掠夺生态资源来获得资本增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使人类认识到这种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既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学说,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同时学习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真正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改善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体现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的效果和成败。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超越。中国创造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统筹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既把握优势又突出重点,既兼顾优势又补齐短板,增强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既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和状态,又包含人们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内外联动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交往、合作日益增多,把握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环境和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平;共享解决的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更好实现以绿色现代化为鲜亮底色的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的命题,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顺应自然是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必然要求。保护自然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融合现代发展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中国人民自觉拥有历史担当和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美丽中国建设的义务,主动承担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责任与神圣使命。
三、A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一)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智慧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积极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让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新时代,走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激发人民生态意识的觉醒,人民逐渐不再受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支配,转而形成了一种以生态理性为内核的、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人格范式,即生态人格。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通过“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正打造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物质文明、政z*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一是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后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是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会摧毁人类自身存续和文明发展的根基。二是物质文明是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文明是生产力的象征,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程度制约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水平。促进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破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难题,使发展与保护并驾齐驱。三是政z*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z*保障。生态文明的进步能够促进政z*文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与政z*文明协调发展,从制度层面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美丽的生态环境由人民共享。四是精神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促进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和道德观,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五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为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延续与进步。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只有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全面进步。
(三)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后对国际社会的庄严宣告。A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双碳”工作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变革,其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立足新发展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驰而不息地进行绿色低碳发展;要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机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四)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且是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A向世界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倡议,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筑文明之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一是坚持胸怀天下。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努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共同探索绿色现代化发展之路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二是始终秉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将气候变化问题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在对外交流上,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不断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绿色投资等多边合作平台。三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处在不同的阶段上,对于环境问题要综合考虑其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承担符合发展中国家能力和要求的责任。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国际交往中坚决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懈努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为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同志们,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A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只有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突破,共同建设美丽、文明、富饶的中国。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